-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利用第一性原理模拟方法研究导电高分子材料之吸光效率与能隙
利用第一性原理模擬方法研究導電高分子材料之吸光效率與能隙
趙基揚
國立台灣大學 材料工程學系
一、研究動機
Heeger 、MacDiarmid和白川英樹(Hideki Shirakawa)在1970年代發現導電高分
子,而且使其發展成一個化學家和物理學家都認為很重要的研究領域。這個領域
已經產生很多重要的實際應用,例如底片上的抗靜電物質、電腦螢幕上用來抗電
磁輻射的遮蔽劑,除此之外,還有半導體高分子,最近已經被用在發光二極體、
太陽能電池、行動電話的顯示器和迷你電視的螢幕。
然而在導電高分子太陽能電池遇到的最大瓶頸在於其發電效率過低,為提升
效率,許多研究的目標皆在於研發具有更大吸光效率的導電高分子材料。本研究
動機即在於利用第一性原理模擬方法 (ab initio)來針對本實驗室目前在合成之高
分子材料進行模擬,進一步希望達到預測高分子材料之能隙及最大吸光波長範
圍。
二、研究目的
本研究目的為希望藉由第一性原理計算(ab initio)來針對導電高分子材料進
行研究,近年來由於電腦運算能力的進步,以往紙適合進行小型分子模擬的量子
化學計算,所能描述的系統卻來卻趨近於真實系統,本計畫 主要規劃為數個部份
來討論:1.導電高分子之結構 2.不同高分子材料之能隙 (Band gap)及吸光波長範
圍 3.不同取代基對於能隙之變化。藉由量子計算,我們將可以篩選出更為值得合
成的導電高分子結構,大為節省合成時間。所合成出的高分子材料也有理論計算
作為基礎,使其在學術研究上更有價值。
三、研究方法
3-1論文回顧
導電高分子之運作原理在於其主鏈具有共軛的π電子,因此具有接近半導體
的能隙,有些特定高分子甚至接近導體。下圖【 1】為最常用的導電高分子
polythiophene ,由理論計算顯示當repeating units 個數增加時,分散的分子能階
慢慢增加,當repeating units達無窮大時,此時即形成連續的能階即能帶的概念。
當低能隙的高分子接收光子的能量後,將共價帶 (Valance band)的電子激發到導電
帶(Conducting band) ,則此高分子即形成導體。然而一般導電高分子其能隙過大,
因此造成吸光效率不佳,這也是現今導電高分子太陽能電池的效率遲遲無法提升
的主因,故如何降低能隙以增加吸光效率已成為一個重要的議題。
Fig 1. 當 thiophene 聚合度增加時,逐漸逐漸由分散的能階形成能帶【1】。
最簡單的導電高分子為聚乙烯(polyacetylene) ,最早在1974年即被提出具有
有如金屬般的導電性質【2 】,而後又被發現當其主鏈碳與碳的距離相等,此時π
電子完全 delocalize ,其能隙可降到最低而接近導體【3】【4 】。因此若能增加π
電子在主鏈上的 delocalize則可降低電子從價帶跨越到導電帶的能隙。而目前最好
的方式為在導電高分子主鏈上添加推電子或拉電子的取代基,實驗上發現此舉可
縮短主鏈上每個分子的鍵長且增加了雙鍵的特性,也降低了HOMO-LUMO的能
量差【 5】【6】。
Fig 2. 當 π電子完全 delocalize時,可使能隙降到最低。
3-2實驗步驟
為了解各樣的取代基對於導電高分子之能隙有何影響,我們將利用第一性原
理計算來進行此一研究,預期將進行以下性質的分析。
結構分析
在結構上,分子間共平面性以及分子間之鍵結距離皆會影響 π電子的共振
性,共平面性越好、分子之間鍵結越短皆能使能隙也跟著下降,因此各種取代基
對於結構的影響也是相當重要的。
能隙分析
在量子化學計算中,我們可以直接得到分子中每一個能階的能量,在實驗上
以及計算上可簡單地把 HOMO(highest occupied molecular orbital) 與
LUMO(lowest unoccupied molecular orbital)之間的能量差視為電子激發的能隙。
此外量子化學計算還有數種方式可用來預測分子的能隙,因此我們在能隙的分析
上可比較不同方法間所預測出的能隙與實驗值作一比較。
最大吸收波長分析
實驗上可利用 UV吸收光譜與 PL 放射光譜來測量分子的最大吸收波長以及
能隙。而在我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国考易错1000题言语理解与表达.pdf VIP
- DB5101T 217-2025 成都市城市绿化养护技术规程.docx VIP
- 集电线路施工技术标方案.docx VIP
- 标准图集-20S515-钢筋混凝土及砖砌排水检查井.pdf VIP
- 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标准.pdf VIP
- 《老年人能力评估》精品课件——项目八 老年人能力等级评定及报告填写.pptx
- 5g终端介绍----第4部分5g终端测试体系及测试方法.pdf VIP
- GB 55032-2022 建筑与市政工程施工质量控制通用规范.docx VIP
- 2021广西文化艺术中心项目-质量策划.docx VIP
- 中级育婴员技能操作考试全套题集.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