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灾难新闻图片框架成因探究.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英灾难新闻图片框架成因探究

中英灾难新闻图片框架成因探究[关键词]框架;成因;探析 一、媒体性质和功能 媒体间不同的新闻框架建构了不同的新闻景观,而媒体性质差异是产生不同新闻框架的一个重要因素。 从新闻媒体的所有制来看,世界各国的新闻媒体的所有制基本上分为三种:私营媒体、公营媒体、国营媒体。中国新闻媒体的所有制从新中国成立后的变为完全国有,改革开放后进行了产业化改革,马克思、列宁和毛泽东的新闻理论和思想成为了我国媒体的指导思想,新闻媒体成为社会主义国家的舆论武器,是党和政府的喉舌,在社会事务中起社会调控的功能。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秩序的建立,我国媒体经历了一连串的变革,但媒体仍保持为党的宣传机构,是“党和人民的喉舌”,要“代表广大人民的利益”。同时也强调在创造良好社会效益的同时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 而西方媒体多数属于私营性质(除少数的纯政党办报纸),广播电视媒体以私营和公私并行为主。总地来说,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主要国家普遍采用私有制为媒体的所有制形式。私营媒体经济独立,名义上不依附于任何政府、政党,以赢利为目标,运作完全商业化。基于这种所有制体制,西方新闻媒体普遍被定位于“超越党派、大众化的、独立的、最大限度扩大受众群的社会公器。” 而热衷于追逐商业利益的西方媒体,在对灾难新闻的新闻摄影图片中采用大量的“灾难框架”、“损毁框架”。汶川地震中,英国通讯社路透社在灾难事件新闻摄影中,对灾难的威力、表现人类的弱小等方面感兴趣,充分符合西方纯商业运作的新闻媒体机制。中国新闻事业则更关注良好的社会效益,关注自己在全社会文化和道德传播中扮演的重要角色,因而避免过于夸大、描绘灾难的威力等负面的因素,努力使新闻摄影图片符合主流和社会主基调。 对于媒体功能的研究,西方传播学认为,新闻媒体具备传播信息、教育大众、协调社会、娱乐服务等功能。媒体的性质不同、媒体与政府的关系以及新闻工作者的素质等因素决定了中英媒体的媒体功能不同。 在对比这些新闻图片可以看出,中国媒体在报道灾难新闻中所拍摄的图片多数采用“拯救框架”,其“政府领导”、“军民一家亲”、“世界各地的支援”子框架都要使人们的目光投向政府、社会的救灾行为,灾民和救援者在灾难中表现出来的无畏艰险、心怀希望的信念和精神,来达到激励全社会和民族向前的传播宣传效果。而英国新闻媒体在报道灾难新闻中鲜明的采用是“受难框架”,表达了人类在灾难面前的弱小;运用“损毁框架”, 更多传达汶川大地震给人类带来的巨大伤害。主要是揭示灾难的威力所带来的破坏,真实记录灾难。 二、新闻价值观 英国媒体新闻价值观随着其新闻事业的确立发展而发展,始于19世纪初的大众化报刊时期,新闻商品的核心理念,其新闻价值除去常见的突发性、显著性重要性之外,更强调接近性(以受众为中心)、异常性、人情味。关注灾民、普通民众、弱势群体的生活状况、对他们在生存依靠(房屋物业物质财产)被剥夺后的困顿无助等的关注,“受难框架”、“损毁框架”正是英国媒体的新闻价值观极好的佐证。 中国的新闻价值观的重要性是放在以“国家”为重的政治伦理判断中。中国的“家国、国家”一体的传统政治范畴,决定了“传媒用同一的视角关注同一的重大问题,对国重要便是对家重要,政治意义重大便是新闻价值重大”。中国的灾难新闻报道并非完全是纯粹政党、政府行为,而是立足于本国国情,担负起引导和教育受众的责任,把他们的认识和思想统一到本国利益、国家大局、民族利益的立场上来的“家、国”的新闻价值观。中国媒体在灾难新闻报道中的“(关心慰问的)政府领导”、“军民一家亲(互帮互助的军民、对救援军队充满感激之情的灾民)”都形成于中国新闻媒体对政治价值和宣传价值的重视。 三、文化环境 社会文化环境也是影响新闻框架的一个重要的、持续的因素。 中国拥有悠久的文明发展史,勤劳的中华民族创造了优秀而灿烂的文化。强调人性善良、主张“天人合一”、追求和谐统一一直以来都是我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内容,这己经沉淀为我们接受心理的一部分。在文化传统与文化心理的影响下,中国媒体在面对具有突发性、破坏性的灾难新闻时,往往很少突出灾难的毁灭感和绝望感,而是将焦点集中于灾难中人的精神层面,把现实苦难升华为一种精神的力量,实现一种“事实的悲”向“精神的乐”的转换。最终实现人向自然的复归,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环境的协调统一。其次,由于社会历史文化的不断沉淀,集体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念深刻影响着人们的一切认识、判断和行动。因此,在面对灾难时,中国媒体更加突出集体的力量,他们呈现给受众的是一幅幅上下同心、四方协力的患难与共的主题场景。 英国文化中,以“天赋人权”、“自由平等”思想为基础的“个人本位”价值观念影响深远。它更加重视个体独立、个性自由、个人权力和个人存在,强调个性的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