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神杨府爷故里调查报告.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温州神杨府爷故里调查报告

温州神?杨府爷故里调查报告摘 要:瑞安市碧山镇渡头村被认为是温州民间神?杨府圣王杨精义传说中的故乡。在文章的写作过程中,笔者对其进行了四次实地考察,收集了有关杨府圣王的部分传说,采访了渡头村包括老人协会成员在内的部分村民,了解了他们对杨府圣王及其子孙的去向等问题的看法 ?关键词:瑞安渡头;杨府爷;故里 ?中图分类号:B9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1)12-0000-02 ?? 一、村落概况 ? 渡头村,古称安固县苌芬乡西村,为杨府爷杨精义故里。渡头在温州瑞安市碧山镇中心三甲南1公里。原为飞云江中游西岸涂坦之地,故名涂头。后因辟为陶山与仙降两区之间的人渡埠头,遂称渡头 ?现该村有卢、陈两大姓,另有叶、许、孙小姓,人口2054,村中无杨氏居民。少量村民务农与打工,在外者大部分为办厂经商 ?在信仰场所方面,村中除杨府圣王家庙外,另有老人协会集资建造的福寿堂,堂中供奉着释迦牟尼佛及陈府爷、陈靖姑等民间神?;一座私人建造的观音堂。除此之外另有卢氏、陈氏宗祠。信奉天主教的村民有二十余户,无基督教徒,村内无天主教堂 ?据传唐朝时渡头村除杨姓外,另有黄、柳二姓,现今三姓皆无 ?据村民卢为星听老辈人讲,杨精义不知什么原因在朝廷去往福建的途中遇上风浪,被迫停留在台州,后又从台州迁往安固,即今瑞安。此说与前传说及地方志不符,地方志中有“祖宅”、“回故里”一说,因此,至少是在杨精义的祖辈时就已迁在瑞安了。不过这一说法与林亦修教授《温州族群与区域文化研究》第127页“有人根据《万历温州府志》杨精义为临海神三字界定杨精义为迁自台州的移民”不谋而合 ?该村中有杨公府宅、合家团圆墓、杨家井(三者遗址现已不存,村民可确认其大概位置)、杨氏路、杨氏桥遗址 ?(一)杨府宅 ?据村民卢孙科介绍,杨府宅位于渡头村西,原宅三进,四合院式,占地面积4950平方米(一说24.8亩约16533平方米)现宅基原貌全无,并且在原址上建了数间民房 ?(二)杨家井 ?杨家井位于杨府宅基内,其具体位置处于村民卢忠祥房宅东侧荒地中。该井于60年代被发现。发现前井口上方堆有三米高的泥瓦混合土堆,当时生产队欲改荒地为良田,于是将土堆夷平,发现这口水井。水井直径一米余,圆形,有方形长石条竖立于井中,该石条高出井口约20厘米。村民怕惊动神明,惶恐之余将水井草草掩埋。现在荒地上留有数块当年从井内挖出的长条形石头。后来在2008年村民又一次寻觅挖掘水井,但由于水多地潮,泥泞不堪,挖掘工作无法进行,遂放弃。2010年村民卢孙科等人发动村民,启用挖掘机再一次对其进行探索挖掘。当时挖掘机碰到硬物,卢疑为古井遗址,担心破坏到古文物,便令挖土机停止挖掘,以待市政府相关部门来清理挖掘 ?据村民卢孙科、卢为星讲,古井或许是杨家遭李林甫迫害时藏宝所用。当时唐兵追杀,杨氏子孙便将不便带走的财物藏于水井中,为防他人盗窃,便在井中镇一长条形石头作为记号,又在井口上方堆起三米高的土堆,以待来日灾难过后团聚之时重新享用 ?另据86岁老人卢崇旺讲,唐时杨府有丫鬟死于井中,于是取长石以镇邪。后经岁月流迁,井埋土积便成了夷平之前的土堆模样 ?杨家井中藏着的秘密或许会给杨府故里提供十足的证据,它将成为最具说服力的实证,也是最让人期待的发现 ?(三)杨氏路 ?杨氏路大约长两公里,南北向。2000年在原来的土路基础上修建成现在的水泥路 ?关于杨氏路,村中广泛流传这样的故事:在唐中宗在位时,杨门遭权奸所忌(一说为玄宗时的李林甫)唐兵追杀杨门一家,当时杨精义在松古寺(今碧山寺)修行,七子杨国刚在陶山白岩山修行,得以躲过此劫(据传修行者与出家人不与世务相干,故可免兵祸)。除第八子杨国强被杀害外,其余儿孙尽皆逃散,不知所终。八子国强被唐兵杀害于杨氏路上。解放前,每逢灾害年景,在杨氏路上村民摆香案,供三牲向杨国强祈雨,据说屡有灵验 ?(四)杨家团圆墓(肉丘坟) ?杨家团圆墓的遗址就在杨氏路西侧,现在墓地是一片荒草,四周都建有民房。据说在解放初期,团圆墓还有坭墩,在1958年大生产运动时,被该村第九生产队社员移墓造田而湮没了,当时挖掘时,墓上有一个高60公分,宽40公分的石碑,石碑上刻有“唐中宗乙未年杨府家丁团圆墓”字样,现碑石无存 ?(五)杨深浃 ?杨深浃是一口约200平方米的水塘,在杨氏路的西侧,因其水位较深故名杨深浃。据说杨深浃比现在宽阔得多。由于2000年在水塘边的杨氏路原址上铺修新路,其面积缩小为今天的规模。传说这口水塘早年也是一片水田,因为唐时建造杨府之故,于此处挑土,田地里的土被挖走,便形成这口水塘 ?(六)杨氏桥 ?杨氏桥位于村南一公里处。与新造的一座公路桥相隔五米,过去杨氏路与杨氏桥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