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5、流行特点 流行于世界各地;全国各地均有发生。 流行与卫生状况密切相关;营养不良,兔舍卫生条件恶劣是促成本病传播的重要环节。 发病季节多在春暖多雨时期。 各品种家兔均易感,断奶后至3月龄的幼兔感染最为严重;成年兔多为带虫者,成为重要传染源。 感染途径:经口食入孢子化卵囊。饲养员、工具、苍蝇等也可机械搬运球虫卵囊而传播本病。 各种兔易感;幼兔发病、死亡较高; 分为肠型、肝型和混合型。 6、诊断 根据流行病学资料、临床症状及剖检结果可作初步诊断。在粪便中发现大量卵囊或病灶中检出大量不同发育阶段的球虫即可确诊。 7、治疗 (1)磺胺六甲氧嘧啶(SMM)按0.1%浓度混入饲料中,连用3~5天,隔1周再用一个疗程。 (2)磺胺二甲基嘧啶(SM2)与三甲氧苄氨嘧啶(TMP),按5:1混合后,0.02%浓度混入饲料中,连用3~5天,停1周后,再用一个疗程。 (3) 100mg/kg克球粉(Clopidol)和8.35mg/kg的苄喹硫酯 (Methylbenzoquate)合剂,混饲效果好。 (4)氯苯胍(Robenidine),按30mg/kg体重混合,连用5天,隔3天再用1次。 (5)杀球灵(Diclazuril), 按1mg/L混入饲料,连用1~2个月,可预防兔球虫病。 (6)莫能菌素(Monensin),40mg/L混饲,连用1~2个月,可预防兔球虫病。 (7)盐霉素(Salinomycin)按50mg/L混饲,连用1~2个月,可预防兔球虫病。 8、预防 应采取综合措施。 病兔应立即隔离; 引进兔先隔离,幼兔与成兔分笼饲养,兔舍保持清洁、干燥。 兔笼等用具可用开水、蒸气或火焰消毒;注意饲料及饮水卫生,及时清扫兔粪;兔舍建在干燥、通风、向阳处。 注意工作人员卫生,消灭兔场内鼠类及蝇类;流行季节断奶仔兔可在饲料中拌药预防。 人有了知识,就会具备各种分析能力, 明辨是非的能力。 所以我们要勤恳读书,广泛阅读, 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 ”通过阅读科技书籍,我们能丰富知识, 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我们能提高文学鉴赏水平, 培养文学情趣; 通过阅读报刊,我们能增长见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有许多书籍还能培养我们的道德情操, 给我们巨大的精神力量, 鼓舞我们前进。 * 兔球虫病P394 1、种类:Eimeria属的15种球虫: 重要致病种与寄生部位: 斯氏艾美耳球虫E.stiedai:肝脏胆管上皮细胞,致病性最强; 肠艾美耳球虫E.intestinalis:小肠上皮细胞和肠腺; 大型艾美耳球虫E.magna:空肠和回肠上皮细胞; 黄艾美耳球虫E.flavescens:空肠、回肠、盲肠和结肠上皮细胞。 兔的各种球虫形态、大小、生活史特性、致病性等生物学特性各有异同;其共同特点是造成兔消化系统损伤,导致消化功能障碍。 主要危害幼兔,幼兔感染率可高达100%;发病率和死亡率因感染兔球虫种类和强度而不同。例如:若感染最强致病种E.stiedai,死亡率可达30~70%。 临床多为混合感染,是家兔饲养中必须防治的疾病之一。 2、几种重要球虫卵囊形态特点和形态特点 1)斯氏艾美耳球虫(Eimeria stiedai) 致病力最强。卵囊较大,椭圆形,橙红色;具卵膜孔,大小为26~40×16~25μm。孢子化时间约为72h,潜隐期为6~9天。 E.stiedai未孢子化卵囊 2)大型艾美耳球虫(E.magna) :寄生于大肠和小肠。致病力很强,卵囊较大,卵圆形,淡黄色,卵膜孔明显,呈堤状突出于卵囊壁。大小为26.6~41.3×17.3~29.3μm。孢子化时间约为48h,潜隐期7~8天。 E.magna未孢子化卵囊 E.magna孢子化卵囊 3)黄艾美耳球虫(E.flavescens): 寄生于小肠后部、盲肠及大肠,致病力强。卵囊呈卵圆形,黄色,囊壁光滑,宽的一端有明显卵膜孔,大小为25~37×14~24μm。潜隐期约为8天。 E.flavescens孢子化卵囊 4)肠艾美耳球虫(E.intestinalis): 寄生于除十二指肠外的小肠,致病力较强。卵囊长梨形、窄端具卵膜孔,孢子化卵囊内有明显外残体。卵囊大小为21~36×15~21μm。孢子化时间为24~48h,潜隐期9天。 E.intestinalis孢子化卵囊 E.intestinalis裂殖子 E.intestinalis裂殖体 初期小配子体 裂殖体扫描 裂殖子扫描 大、小配子体 初期大配子体扫描 子孢子侵入黏膜扫描 大量裂殖子扫描 裂殖子侵入黏膜扫描 散在小配子 被破坏黏膜 大、小配子体 黏膜变短、粗 3、症状 按球虫种类和寄生部位不同分为肠型、肝型和混合型,临床多为混合型。 轻的一般不显症状。 重者则表现为: 食欲减退或废绝,精神沉郁,动作迟缓,伏卧不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