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京剧表演艺术在现当代的「跨文化」──以高行健的
京劇表演藝術在現當代的「跨文化」
──以高行健的《八月雪為例》
內容摘要:
高行健的戲劇一直以來被視為中國「實驗戲劇」的主要創作者之一。研究高
行健戲劇的學者,其中也不乏從「儀式劇」或「宗教劇」的角度去思考。然而,
離開哲學與宗教的語境來看待高氏的「禪劇」,我們會發現高氏的戲劇還包含對
東、西方戲劇「兩大表演體系」的跨越與融合。尤其對於「東方現代歌劇」《八
月雪(August Snow )》而言,其實可以發現高行健在致力於京劇表演藝術融合
西方戲劇美學的「跨文化」建構。其建構的核心就在於高氏如何借鑒西方戲劇美
學,來從事現代戲曲(京劇)的創作。本文試以《八月雪》為依據,探討現代京
劇在「跨文化」的創作中,對西方戲劇表演美學融合後的藝術顯證。
關鍵詞:表演的三重性、中性演員、高行健戲劇觀、東方現代歌劇
壹、 前言
兩岸在多年以來對於京劇這門傳統戲曲的「現代化」表現,固然是為了因應
表演藝術的在現時代的「多元化」探索,但是,為傳統戲曲尋找新的生命力,才
1
是改革與創新的主要目的。於是「表演藝術」的「跨領域」 與「跨文化」,可以
1 關於「跨領域」的現代戲劇創作,筆者曾依據高行健的《車站》進行實驗性的舞台呈現,並將
該劇的呈現結果進行初步的分析。詳見拙文〈高行健戲劇藝術的「跨領域」芻論──以中山大
學劇場藝術學系二○○五年製作的《車站》為例〉,高雄:國立中山大學,2006 年,收於《中
山人文學報》二十二期(Summer 2006),頁107 - 134 。ISSN 1024-4141 。
1
說縱橫了台海兩岸現代戲劇與戲曲的劇壇;並且,還以不同戲劇形式的樣貌搬演
了一場場融合西方戲劇特色的「現代戲曲」。
這裡所謂的「融合西方戲劇特色搬演的現代戲曲」,在上世紀的八O 年代有
臺灣「當代傳奇劇場」改編自英國莎士比亞劇作的 《慾望城國》、《王子復仇記》、
《李爾王》,以及改編自希臘悲劇《米蒂亞》的《樓蘭女》等;後來,又有國立
國光劇團豫劇隊改編自義大利歌劇的《杜蘭朵公主》……這些改編的「現代戲
曲」,無論在戲劇題材或結合西方導演所呈現的作品,都或多或少地融合了西方
戲劇的某些藝術特色,並且也引起學者研究與探討的興趣,其中臺灣清華大學中
文系的王安祈教授在其一九九六年出版的著作《傳統戲曲的現代表現》,更是對
這些「現代戲曲」的藝術呈現特色有著深入而精闢的觀點闡述。因此,對於臺灣
在傳統戲曲(尤其是京劇),其融合西方戲劇藝術創作在「跨文化」表現的延續,
則成為本文所關注的焦點。
何以本文要把高行健編導的《八月雪》(August Snow )拿來當作「跨文化」
的探討依據呢?首先,眾所周知地,中國的現代戲劇與戲曲,在東、西方歷經了
大約一個世紀來的交流下,已產生了許許多多的體系與流派。它們在不同時期與
不同國家的發展也呈現出相當紛繁的樣貌。2 二十世紀初葉,清王朝徹底覆滅,
在辛亥革命與五四新文化運動興起之際,西洋音樂與西方戲劇爭相入華,其登陸
繁衍之處由港、澳地區輾轉上海,「舶來品」西洋樂舞戲的輸入之結果,導致了
中國文明新戲與話劇的產生,而且還促使中國傳統古典戲曲的改良,使我國民族
戲劇文化進入了一個嶄新的轉型時期。3
2 李怡瑾:〈高行健戲劇藝術的「跨領域」芻論──以中山大學劇場藝術學系二○○五年製作的 《車
站》為例〉,高雄:國立中山大學,2006 年,收於《中山人文學報》二十二期(Summer 2006),
頁 107 。ISSN 1024-4141 。
3 李強:《中西戲劇文化交流史》,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2002 年 9 月,頁 838 ,ISBN :
7-103-02248-8 。
2
在我國的現代戲劇歷經了兩度主要的「西潮」4 後,無論在「表演形式」或
「劇場藝術」的表現上,也具備了百家爭鳴的樣式。以中國大陸戲劇發展的狀況
為例,二十世紀「中國話劇的發展不僅與外國戲劇有著明顯的影響關係,而且與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