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幼师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传统文化素养
浅谈幼师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形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文化的长期积淀,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它是中华民族在特定的地理环境、经济形式、政治结构、意识形态的作用下世代形成、积淀,并为大多数人所认同而流传下来的中国古代文化,是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它是整个中华民族智慧和创造力的结晶。幼儿园教育是人的一生的“底色教育”。很多长大后成名成家的伟人。总结门一生的教育过程,都不约而同的说过,幼儿园的教育影响了他们的一生。幼儿园的教育是幼儿形成对这个世界初步感知的黄金时期。在对幼儿实施传统文化教育的过程中,学前教师无疑担负着最为重要的责任。作为为学前教育输送师资的幼儿师范学校,对在校幼师生传统文化素养的培养不容忽视。本文就自己在幼师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谈几点浅薄的体会
一、充分挖掘教材中的传统文化因素
语文教材中蕴涵着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语文教材中文质兼美的选文是中华几千年的文学中的精品,蕴涵的是最优秀的民族文化精神。因此,幼师语文课要充分发掘语文教材中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因素。尤其要重视深刻反映历史和社会现实生活中人们所密切关注的问题,表现真挚的思想感情、智慧理陛、感同身受地教,久而久之,潜移默化,并最终积淀成为价值观和人生观
二、提供传统文化阅读书籍与资料
提高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仅学习教材中的内容是不够的。因此,幼师语文教师要根据幼师生的职业特点,引导她们阅读一些传统文化书籍与资料,如《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声律启蒙》《龙文鞭影》《幼学琼林》《千金裘》《千家诗》《增广贤文》等。通过阅读,―方面,增强幼师生的传统文化素养;一方面,为幼师生今后从业奠定基础
三、营造传统文化氛围
(1)教师自身情绪感染。在学习每一篇古典文章时,教师必须要钻研教材,领悟传统文化的精髓。只有当教师深情投入、真情流露的时候,学生才能受到真正传统文化的熏陶和感染。点点滴滴的积累,潜移默化的渗透使学生精神得到贯注,人文素养才能提高
(2)环境的创设。精心打造学校文化阵地。我校的教学楼、办公楼、学生寝室等都以古典诗词命名,经典古诗词上墙、上橱窗、上楼梯、上草坪、上校车。抬头是唐诗,低头是宋词。诗仙、诗圣、诗杰、诗怪、诗鬼等名家逸事、名家作品在我校文化长廊里随处可见。走进校园,阵阵诗意扑面而来。从而让学生在书香的环境中受到熏陶,达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教室里,有各班精心开辟的“古诗角”,精美的设计,尚雅的插图,更显得诗意盎然
(3)利用多媒体营造气氛。教学中,可以利用多媒体配乐朗诵古诗文,或制作精美画面配合古典名著的讲解,品味语言的意蕴美,文章的意境美,思想的崇高美,以此来感染学生的心灵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采取多种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内、课外活动,提高幼师生的传统文化素养
(1)课内练讲,利用语文课课前的三五分钟时间,让学生轮流介绍有关传统文化知识,如―句古典名言警句、―个成语、古代名人故事等
(2)诵读比赛。中国古典诗词博大精深,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我国民族语言运用的典范。进行古诗词摘抄、诵读比赛,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祖国优秀文化遗产的积极性,使他们喜爱这些经典的语言文字。而学生不断接触古诗词,自然而然的可以慢慢内化为自己的东西。表现出成熟、知书达理、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这对他们的一生都将产生积极的影响,灿烂的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也因此而得到传承、发扬
(3)举办传统优秀文化讲座。每学期可以举办两次讲座。以讲座为平台,扩大学生的视野,而且增长了历史文化知识,加深对传统文化的了解,激发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
(4)开展“寻访家乡优秀传统文化”实践活动,继承和弘扬乡土文化。引导学生调查了解家乡特有节庆、传统习俗;广泛阅读有关家乡的文选典籍;考察家乡的名胜古迹与由来;考察家乡的历史名人和遗迹;考察家乡的饮食文化特点等
(5)精读传统经典,写读后感。名著的阅读使学生的生活丰富多彩,也使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不断加深。利用寒暑假让学生精读一至两部传统经典名著,并写出2000字的读书笔记,能有效地提高学生文化品位,增强传统文化素养
总之,对于在教育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涉及到的有诸多因素,只有靠我们不断探索创新,在新课程,新理念的指引下,不断地改进和完善我们的教育教学方法,重视学生的长期发展,才能为全面提高学生的传统素养贡献自己的力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电路电流练习.doc VIP
- 安全生产标准重大危险源管理人员培训记录.docx VIP
- 商业写字楼智能化初步设计在2025年的智能化物业管理系统评估报告.docx
- DB32_T 4342-2022工业企业全过程环境管理指南.docx VIP
- 传感器数字式传感器详解.ppt VIP
- 马工程外国文学史第一章古代文学.pptx VIP
- 低空经济行业市场前景及投资研究报告:Joby,Archer,国内eVTOL产业.pdf VIP
- 《数据可视化技术》课件.ppt VIP
- Unit 1 Helping at home 第5课时 Part B Let’s learn&Listen and chant(教学设计)英语人教PEP版四年级上册.pdf
- 《普通遗传学》第9章近亲繁殖和杂种优势.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