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S《史记集解》自注初探.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裴S《史记集解》自注初探

裴?S《史记集解》自注初探   内容摘要:《史记集解》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史记》旧注,与唐司马贞《史记索引》、张守节《史记正义》并称“《史记》三家注”,嘉惠学林,久负盛名。作者裴?S在撰著这部书籍的过程中,除了广采先儒诸子百家之说及典籍之外,还通过自注的形式折以几见说明《史记》正文和引文,数量达500余条。本文对《史记集解》全书中的自注进行了分析与归类,试图对《史记集解》自注的内容和形式以及价值作出初步探讨 关键词:《史记集解》 自注 内容 形式 价值 关于自注的作用,《文史通义篇讲得很清楚: 使自注之例得,则因援引所及,而得存先世藏书之大概,因以校艺文著录之得失,是亦史法之一助也。[1](p138) 可见,史书自注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作者的著述体例、著述征引典籍情况、著述的得失与价值等等。《史记集解》中的自注是裴?S注释《史记》的一个重要部分,含有丰富的学术信息。为此,笔者详细统计裴?S自注数量,并结合相关资料,对其形式、内容及文献价值略作考述,或有补于《史记》学史之研究 清代史学家章学诚把史书自注和他注统称为“史学家法”[2](p138)。对于《史记集解》一书中他注的内容与方式,裴氏自云其“采经传百家,并先儒之说”[3](p4038)且“豫是有益,悉皆抄内”[4](p4038),他注整体上体现出了“增广”徐广注的特点。而自注,则明显体现出了裴氏自己的注释观。从形式上区分,裴氏自注大体包括按语类自注和自撰之直注。兹举例分别讨论: 一.按语类自注 古人行文,喜下按语。经笔者统计,裴?S按语近290余条,且方式非常灵活,考之具体有三种类型: 第一,“案”类。包括?S案、案、?S又案三种形式 1.“?S案”例 《货殖列传》:“久更富,廉贾归富。”《集解》:“?S案:归者,取利而不停货也。” 2.“案”例 《苏秦列传》:“少府时力、距来者。”《集解》:“韩有?G子弩,又有少府所造二种之弩。案:时力者,谓作之得时,力倍于常,故名时力也。距来者,谓弩?司⒗?,足以距来敌也。” 3、“?S又案”例。“?S又案”例在《集解》中仅一处,据修订本校勘记,“?b,都甘反”前原有?S案二字,与后文?S又案呼应: 《廉颇蔺相如列传》“灭?b褴。”《集解》:“?b,都甘反。褴,路谈反。徐广曰:一作【临】。?S又案:如淳曰:胡名也,在代北。” 第二,“按”类。包括?S按、按两种形式 1.“?S按”例 《秦本纪》:“秋,缪公自将伐晋,战于河曲。”《集解》:“徐广曰:一作西。?S按:《公羊传》曰:河千里而一曲也。服虔曰:河曲,晋地。杜预曰:河曲在蒲坂南。” 此处先出徐广注,后引他注释史记正文“河曲”一词,可以看出的是,此处乃裴?S为解释《史记》正文而出之直注,和徐广注关涉不大 《孝文本纪》:“河内守周亚夫为将军,居细柳。”《集解》:“徐广曰:在长安西。?S按:如淳曰:《长安图》细柳仓在渭北,近石徼。张揖曰:在昆明池南,今有柳市是也” 笔者按:此处或可看做补充“增广”徐注,因为二者明显有前后相继的内容 2.“按”例 《孝景本纪》:“军东都门外。”《集解》:“按:《三辅黄图》东出北头第一门曰宣平门,外曰东都门。” 第三,“谓”类。包括?S谓、谓两种 1.“?S谓”例 《五帝本纪》:“渔雷泽,雷泽上人皆让居;陶河滨,河滨器皆不苦窳。”《集解》:“《史记音隐》曰:音游甫反。?S谓窳,病也。” 2.“谓”例。“谓”例的主要内容为解释正文 《鲁仲连邹阳列传》:“齐桓公用其仇,而一匡天下。”《集解》:“谓晋寺人勃?L、齐管仲也。” 《集解》一书,“以徐广《史记音义》粗有发明,殊恨省略,乃采九经诸史并《汉书音义》及众书之目,别撰此书。”[5]据统计,裴?S按语有290余条,其中近百分之九十的按语和徐氏《史记音义》同时出现,故学界多以裴?S《集解序》自云“以徐为本”、“增演徐氏”来定义裴?S按语的特点。今观之,裴氏按语的特点不止于此,其中有很大部分按语乃直接解释史记正文内容,与徐广注的直接联系不大。还有近百分之十的内容已经完全意义上是“自撰之直注”的性质。为了得出比较综合的结论,下面我们继续探讨自撰之直注的内容与特点 二.自撰之直注的内容与特点 (一)大量注音 明晰《史记》正文或引文中的字音,是裴?S自注的重要内容 1.直接注音:《郦生陆贾列传》:“使我居中国,何渠不若汉?”《集解》:“渠音讵。” 2.反切注音:《律书》:“后且拥兵阻?q,选蠕观望。”《集解》:“?q音?雎舴础Q∫羲假鸱础H湟舳?兖反。” (二)解释字词义 《李斯列传》:“而股无?_。”《集解》:“?_,肤毳皮。” (三)考辨文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