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文地质学基础课件第11章孔隙水.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认识:含孔隙水的沉积物成因类型的变化是地形和水流状态改变的结果,其变化是连续的,水也是连续的,地表水和地下水、上游和下游的水,同属一个系统,用水时会相互影响。 本节小结 不同水流作用沉积物中孔隙水的特点 黄土高原孔隙水的特点 思考题 洪积扇中的孔隙水的特点 Thanks for your attention! 水文地质学基础 杨峰田 讲师 吉林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 yangfengtian@jlu.edu.cn 第十一章 孔隙水 2012年12月19日 提 纲 孔隙水的特征 洪积物中的孔隙水 冲积物中的孔隙水 湖积物中的孔隙水 黄土高原孔隙水系统 孔隙含水系统实例分析:石羊河流域 孔隙水:赋存于松散沉积物中的地下水。特点: 层状分布,空间上连续均匀 含水系统内部水力联系良好 通常垂向渗透性差,顺层渗透性好(黄土例外) 孔隙:岩层颗粒及颗粒集合体之间的空隙 孔隙水的特征 不同成因类型的松散沉积物,其空间分布、岩性结构、地下水赋存特点不同 残积物和坡积物 水流沉积物:洪积物、冲积物、湖积物、三角洲沉积物、冰水沉积物等 水流沉积物的结构由水动力环境决定,系统演变受地质和自然地理背景控制 洪积物中的孔隙水 洪积扇:洪流携带的物质以山口为中心堆积成的扇形堆积体 位置:山前地带 形状:扇形 天山东段博格达峰山前洪积扇 祁连山山前洪积扇 坐落在洪积扇上的泸定县城 天山南麓洪积扇 洪积扇的分带性 (河流出山口 → 平原): 地形地貌 地貌: 扇顶 → 扇前缘 → 扇前缘以下(平原或盆地) 地形:高 → 低 地面坡度:陡 → 缓 岩性:粗 → 细 水动力条件与沉积作用 集中的洪流 → 辫状散流 水流速度:快 → 慢 搬运能力:强 → 弱 岩性:粗 → 细 分选:差 → 好 岩性分带: 粒度:砾、卵、漂石→砾及砂(粘土夹层)→砂及粘性土夹层 层理:不显层理→层理明显→砂与粘土互层 分选:差→中等→好 地下水分带 赋存条件:①岩性:颗粒粗大→颗粒变细 ②水位埋深:深→浅:潜水深埋带→潜水溢出带→潜水下沉带 ③渗透性:好→差 补、径、排条件: ①补给:充沛→差 ②径流:强烈→受阻,快→慢 ③排泄:径流排泄→蒸发排泄 水化学: ①水化学作用:溶滤→蒸发浓缩 ②矿化度:低→中→高:盐分溶滤带→盐分过路带→盐分积聚带 ③水化学类型 动态和均衡:①水位动态变化:大→小 ②均衡:统一的地下水系统 ③景观(环境) :缺水区→泉/沼泽 → 盐渍化区 地表水动力 条件分带 沉积作用分带 地貌岩性分带 地下水分带 透水性 水位 埋深 补给 条件 水位 变动 水化学 扇顶——潜水埋藏深,地层透水性好,补给充沛,地下径流强烈,蒸发微弱,形成低矿化水,属潜水深埋带或盐分溶滤带,多为HCO3-Ca、Ca ? Na、Ca ? Mg型水,水位变化大 扇缘——透水性变差,地下水流受阻,潜水位壅高接近地表,形成泉和沼泽,蒸发增强,水的矿化度增高,为潜水溢出带或盐分过路带,地下水位动态变化小 平原区——颗粒变细,潜水埋深不大,蒸发强烈,土壤常发生盐渍化,为潜水下沉带或盐分堆积带。 西北某些山前地区洪积扇上带潜水埋深反而较中带浅 洪积扇的水化学分带在不同气候条件下很不相同 在特定的自然地理、地质背景下,洪积扇中的地下水有其独特性 洪积物孔隙水实例:那陵格勒河 山前冲洪积平原松散岩类孔隙水含水层系统 含水层主要由含卵砂砾石构成,厚十余米至上百米,单井涌水量每日几十至三千多立方米 水化学类型HCO3 ·Cl-Na·Ca·Mg、SO4·Cl-Na型,TDS多在0.50~1.24 g/L K=2.1-7.7 m/d 冲湖积平原多层孔隙承压自流水系统 在300m深度内有7层含水层。厚度不超过50m,最薄l0m.岩性为中细砂、粗中砂和粉细砂 单孔涌水量200~1000 m3/d Ⅰ、Ⅱ承压自流水层分布于冲洪积平原边缘近湖积平原带,TDS约15 g/L,为咸水;Ⅲ层承压自流水水质较好,TDS0.75g/L,属淡水 水化学类型一般为HCO3·Cl (SO4)-Na·Ca(Mg) 洪积扇与城镇和建筑物布局 冲积物中的孔隙水 黄河下游平原水文地质剖面 郑州市以上黄河以侵蚀搬运作用为主,以下进入华北平原,坡降变小,堆积作用为主,河床抬高而成为地上河 古(现代)河道地势最高,沉积颗粒较粗的砂,向外随地势变低依次堆积亚砂土、亚粘土,在河间洼地的中心部位则堆积粘土 由河道到河间洼地,微地貌—

文档评论(0)

autohhh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