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法不可违-课件概要1
                    法不可违     执教者:安达市吉星岗一中   陈明利      法律的三个显著特征是什么?   第七课   感受法律的尊严 知识目标 1.通过学习,能知道什么是违法行为,并知道违法行为的种类。 2.能区别三类违法行为的异同,并认识到任何违法行为都要承担法律责任。 3.明确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并知道刑罚的种类和具体内容。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初步树立尊重法律、敬畏法律、遵守法律的意识。 2、树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观念 能力目标 初步形成自学按照法律要求规范自己行为的能力。 设疑自探         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教材P89---P92页内容,回答问题。  1、什么是违法行为?  2、违法行为的分类?            违法行为的类别: 民事违法行为——违反民事法律法规,承担民事责任。(比较典型的是公民之间的侵权与纠纷) 行政违法行为——违反行政管理法规,受行政处罚。(比较典型的是扰乱公共场所秩序以及道路交通违法行为。 )  刑事违法行为——违反刑法,受刑罚处罚。 违宪行为——违反宪法,要受追究。  违法行为实例 (民事违法行为) (刑事违法行为) (刑事违法行为) (行政违法行为) (行政违法行为) (民事违法行为) 1、甲打了乙两个耳光,致使乙面部红肿,口角流血。 2、甲把乙打成了重伤,丧失了劳动能力。 3、骑车闯红灯。 4、酒后驾驶。 5、醉酒驾驶  6、侮辱他人。  情景     二     三 对社会的危害程度 违反的  法律 承担的法律责任 一 行政违法行为 民事违法行为 刑事违法行为 三种违法行为的异同 J较轻 J较轻 K严重 A行政法 B民法 C刑法 D行政制裁 E民事责任 F刑事处罚 行政违法  G 民事违法  H 刑事违法  I 一般违法行为 严重违法行为 共同点 都是违法行为;都具有社会危害性;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违法 类别 设疑自探         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教材P92---P94页内容,回答问题。  1、什么是犯罪?  2、犯罪的基本特征?  3、刑罚及刑罚的种类?     ? 犯罪的特征 严重危害性 刑事违法性 刑罚当罚性 ——社会危害性 ——触犯刑法 ——受刑罚处罚 是犯罪的最本质特征 是犯罪的法律标志 是前二者的必然后果 什么是犯罪? ◆刑罚的种类:主刑、附加刑 只能独立使用,不能附加并用 与主刑同时适用;独立适用 刑罚 主刑 管制 拘役 罚金 剥夺政治权利 没收财产 驱逐出境 特点 特点 附加刑 死刑 有期徒刑 无期徒刑 ◆刑罚又叫刑事处罚、刑事处分,是指人民法院对犯罪分子施行惩罚的一种强制方法。     管制,是对犯罪分子不予关押,只限制其一定的行动自由,在公安机关及群众的监督下工作生活,进行改造。期限3个月以上,两年以下。     拘役,是对犯罪分子短期剥夺自由,就进实行劳动改造。由公安机关执行,期限1个月以上,6个月以下。     有期徒刑,是在一定期限内剥夺犯罪分子自由并实行劳动改造。在监狱或劳改所执行,一般期限6个月以上,15年以下。数罪并罚不超过20年。    无期徒刑,是剥夺犯罪分子终身自由,实行强迫劳动改造的刑罚。    死刑,是剥夺犯罪分子生命的刑罚。包括立即执行和死缓两种。死缓期间如没有故意犯罪行为可改判15年以上20年以下有期徒刑。     罚金,是强制犯罪分子向国家缴纳一定数额金钱的一种刑罚。     没收财产,将犯罪分子个人所有财产的部分或全部,强制无偿地收归国有的一种刑罚。     剥夺政治权利,是剥夺犯罪分子参加国家管理和其他政治活动权利的一种刑罚。     驱逐出境,是指强迫犯罪的外国人离开中国境内的刑罚方法。          刘某、宋某、张某因对“蓝极速网吧”不满而蓄谋报复,他们在该网吧故意纵火,致25人死亡,多人受伤,并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其行为均已构成放火罪,后果极为严重。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依照刑法以放火罪对这三人进行了严厉的制裁。 他们的行为是否属于犯罪行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七年级上Unit 5 Do you have a soccer ball概要1.ppt
 - 油系统清洗方案第三次修改概要1.doc
 - 七年级上册5~9词组概要1.doc
 - 油罐基础知识_演示文稿概要1.ppt
 - 油罐质量证明书概要1.doc
 - 油耗影响因素概要1.doc
 - 七年级unit7 what does he look like?整单元概要1.ppt
 - 油画棒—技法概要1.ppt
 - 七夕节英文介绍(Double_Seventh_Festival)概要1.ppt
 - 七年级上Module 8 Unit 2概要1.ppt
 
- 七年制chest 呼吸常见病概要1.ppt
 - 法 意 瑞 出行攻略概要1.docx
 - 七年级下U8 Is there a post office near here重难点总结概要1.doc
 - 七年级下Lesson 45 Baseball season课件 概要1.ppt
 - 七年级上册课件Unit5__Do_you_have_a_soccer_ball__A_1a2d概要1.ppt
 - 七年级上册英语unit8 Section A1概要1.ppt
 - 泌尿系统梗阻概要1.ppt
 - 七年级下Unit 1 Do you collect anything 董德华概要1.doc
 - 七年级下 unit 1 period 1概要1.ppt
 - 七年级下unit11知识点汇编及练习概要1.doc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