眩晕诊治专家共识的知识.pdf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圭堡控经登苤壶!Q!Q笙§旦笠箜鲞箍§翅垦蜒!』堕!!丛,丛盟:Q!Q:!丛:塑:塑璺! ·369· .标准与讨论. 眩晕诊治专家共识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 中华神经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眩晕的病因诊断对众多医生而言,一直是个临床难题。 “眩晕综合征”。其次表现在治疗方面。由于不了解前庭康 近年来,随着理论普及和辅助检查技术的进步,绝大多数眩 复的重要性,长期应用前庭抑制药物,延缓了前庭功能恢 晕已能确诊…;但由于眩晕的发生涉及神经科、耳鼻喉科和 复¨。”o;采用手法复位治疗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的比率 内科等众多领域,有些病理生理等基础问题至今仍未能明 过低等。 确,部分眩晕的病因在理论上尚难明确,因此给临床实践带 三、常见眩晕的病因及诊疗建议 来困难。此篇专家共识着眼于常见眩晕的规范化诊疗,同时 对于眩晕而言,周围性和中枢性病变的临床表现、辅助 尽可能地全面概括少见眩晕的临床特点,此外,本文也将涉 检查、治疗以及预后等完全不同。鉴于此,实践中将脑干、小 及部分头晕的内容。 脑神经核以及核上性病变所造成的眩晕称为中枢性眩晕,反 一、眩晕的概念和病因分类 之,则称为周围性眩晕¨“”1。 眩晕指的是自身或环境的旋转、摆动感,是一种运动幻 (一)中枢性眩晕 觉;头晕指的是自身不稳感;头昏指的是头脑不清晰感【2-3】。 多伴有其他神经系统损害的症状,体检可见神经系统局 眩晕和头晕的发病机制不甚一致,但有时两者是同一疾病在 灶性损害的体征;大部分中枢性眩晕的病灶位于后颅窝。临 不同时期的两种表现。 床诊疗需遵从神经科的定位和定性诊断原则。需要强调的 根据疾病发生的部位,眩晕往往分为周围性和中枢性, 是,垂直性眼震、非共轭性眼震仅见于中枢性病变,无疲劳的 相对而言,前者的发生率更高;头晕既可以是上述疾病恢复 位置性眼震常提示中枢性病变¨““J。 期的表现,也可以由精神疾病、某些全身性疾病造成。周围 1.血管源性:发病急骤,多是椎一基底动脉系统血管病变 性眩晕占30%一50%,其中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的发病 的结果。诊断及治疗均需遵照脑血管病诊治指南¨蛆11。 率居单病种首位,其次为梅尼埃病和前庭神经炎;中枢性眩 椎一基底动脉系统的TIA:症状刻板样反复发作,表现 晕占20%一30%;精神疾病和全身疾病相关性头晕分别占 为:持续数分钟的眩晕,脑神经、脑干、小脑或枕叶损害的症 15%一50%和5%一30%;尚有15%一25%的眩晕原因不 状全部或部分出现,发作间期无神经系统损害体征,磁共振 明mj。儿童眩晕与成人有一定的区别,但总体趋势是:中枢 弥散加权像(ova)扫描无新鲜梗死病灶。超声、TCD、CT血 性眩晕(主要是外伤后眩晕和偏头痛相关性眩晕)的比例明 管成像(CTA)、磁共振血管威像(MRA)和数字减影血管造 显高于成人,约占19%一49%;单病种疾病发病率较高的 影(DSA)等检查可确定椎-基底动脉有元狭窄。 是:良性阵发性眩晕、外伤后眩晕以及中耳炎相关性眩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目前VBI诊断过于泛滥, 晕‘9圯1。 这已是大家的共识。但是否因此就能完全否定VBI这一名 二、国内神经科医生在眩晕诊治中存在的问题 称,尚存在争论m洲。有些学者否认后颅窝脑组织的缺血 目前的主要问题是理论知识不足。首先表现在诊断方 状态并主张取消VBI,而部分学者却持相反意见。否定和肯 面,询问病史时缺乏针对性,常常遗漏诱因、起病形式、持续 定双方都缺少证据。 时间、伴随症状和缓解方式等u弘…,而70%~80%的眩晕是 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临床表现往往为两种情况。 可以通过有效问诊而确诊或明确方

文档评论(0)

052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