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研發人員創造力人格特質量表之建立---以I 公司為例
王文彥
國立中央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研究生
鄭晉昌
國立中央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教授
壹、研究動機
高技術性產業的發展是衡量國家競爭力的重要指標,而研發人力
則是高科技產業發展的動力。為確保與增進我國科技競爭的優勢,除
了必須投資所需的資源之外,其關鍵在於具備實力的研發人員。隨著
知識經濟時代的來臨,組織能否在劇烈的競爭環境中生存,其核心能
力至關重要,但核心能力具有組織專屬特性,只有在組織內特定的時
空環境下,此能力才能創造別的組織所不能獲得的經濟利潤及成效。
I 公司,是一個非營利、致力於應用研究、科技服務的研發機構。
民國六十二年,經濟部為促進台灣產業技術升級,增強中華民國工業
在國際上的競爭力,為國家培育工業技術人才,而成立I 公司。目前,
該公司已成為台灣產業界的技術研發中心,共有6,000 名員工,12
個研究單位不斷的在傳統產業、尖端產業各個領域上進行研究與開
發。I 公司之發展是視當前環境變化及未來產業發展需求,在配合國
2
際趨勢、永續經營的觀念下,轉向加強前瞻及創新技術研發的策略。
為落實前瞻及創新技術研發的策略,必須從組織中的研發人員開始出
發。誠如Amabile(1988)所指出的:「個體創造力」是組織創新的
主要元素,無個體創造力便無法激盪出組織的創新,這兩者是互相影
響的。可見個體創造力是組織得以發展及創新的必要因素。
由於I 公司前瞻及創新技術研發的定位,創造力成為I 公司中研
發人員須具備的能力。「創造」乃個體在特定的領域中,產生一適當
並具有原創性與價值性的產品之歷程;此創造歷程涉及認知、情意及
技能的統整與有效應用;此創造的表現乃為個體的知識與經驗、意向
(包括態度、傾向、動機)、技巧或策略與環境互動的結果;組織可以
藉由教育訓練來激發員工的創造能力,但成效有限。因此如何利用招
募工具,在員工進入I 公司前就先甄選出具創造力傾向的人員,就顯
得很重要。
本研究為因應I 公司需求,發展甄選I 公司所需具創造力人格特
質人員的招募工具,期望能藉由具信、效度的測驗,更客觀的從眾多
應徵者中挑選出具有創造潛力的人員,幫助I 公司達成前瞻及創新技
術研發的組織策略。
3
貳、文獻探討
研究發展是各國在現在技術進步時代中的競爭力來源,研發人員
為其關鍵核心資源。但現今企業組織多普遍面臨人才缺乏或才非所適
的問題,短期將造成將造成產業發展的限制,長期對於國家競爭力也
非常不利。馬維揚(1997)針對新竹工業園區所作的調查顯示,我國
高科技企業認為未來應加強的首要經營工作為「加強研發調查」,而
從事研發工作所面臨的最大困難為「人才缺乏」。另外調查結果中亦
指出最缺乏的員工是「技術開發或應用研究者」。由此可知,目前人
才尋覓不易為企業所面臨的最大問題。
研發人員主要的任務在於累積、創造與應用新的科技知識,以解
決研究發展
或生產過程上的種種問題。而創造力是推動科技、文化進步、提昇個
人智慧的原動力。因此,創造力是研發人員必須具備的重要特質(黃
麟錡,民86)。在有關研
發人員的研究中,創新能力或創造力評等常被研究(Bliesener,1996;
Ellison, Jmes, Cmon, 1970; Smith, Albrightt, Glemon, Owens,
1961; Tucker, Cline Schmitt, 1967)。研發人員具創新導向的特
質也在許多文獻中被證實(Allen, 1977; Keller Holland,1978;
1978; Kirton,1976);過去的研究更進一檢驗出創造力和績效之間存
4
有正向相關(Meinhart Pederson, 1989)(謝榮桂,民88)。
正因為創造力是個複雜的概念,研究者往往因研究興趣或取向的
不同而對創造力有不同的定義。觀察這些定義,有的是從「個人特質」
的觀點著眼(Guilford, 1950)。有的從「歷程」的角度來界定
(Mednick,1962; Torrance, 1966),也有的是從「產品」的方向來
思考(Amabile, 1983; Wallach Kogan, 1965)。當然也有從「交
互作用」的角度來詮釋(Gardner, 1988; Sternberg, 1988; Sternberg
Lubart, 1996)。這些定義的多樣性再次說明創造力內涵的複雜性。
也難怪有人會批評說:「研究創造力的學者常常能清楚的定義出創造
力具體的形象。」(Amabile, 1983)。這句話背後的真正意義是:創
造力這個概念還沒有一個廣為接受的標準定義。惟從「問題導向」的
觀點來看,近半世紀來有關創造力的研究取向不外乎下列四P:
1. 個人的特質(Person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