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医学案例分析(社会医学09).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自然灾害发生的公共卫生问题和应对目的了解自然灾害的概念类型防灾抗灾的基本工作掌握自然灾害对公共卫生的影响和灾后的应对措施掌握洪涝灾害的危害及防制年月日印尼苏门答腊岛附近海域发生里氏级地震引发巨大海啸造成印度洋沿岸国家多万人死亡多万人流离失所年月日凌晨印尼爪哇岛发生里氏级地震死亡人数人伤人流离失所的灾民万人被毁的房屋座一概念有关定义自然灾害通常指自然事件如台风地震及其带来的破坏效应如生命损失建筑物的倒塌等减灾提高抗灾能力的人类活动常见的自然灾害地震海啸火山喷发洪水台风龙卷风滑坡泥石流和森林大火等自

自然灾害发生 的公共卫生问题和应对 目 的 了解自然灾害的概念、类型、防灾抗灾的基本工作 掌握自然灾害对公共卫生的影响和灾后的应对措施 掌握洪涝灾害的危害及防制 2004年12月26日,印尼苏门答腊岛附近海域发生里氏9级地震,引发巨大海啸,造成印度洋沿岸国家20多万人死亡,150多万人流离失所。 2006年5月27日凌晨,印尼爪哇岛发生里氏6.2级地震,死亡人数5782人,伤36300人。流离失所的灾民34万人,被毁的房屋217000座。 一、概念 有关定义 自然灾害:通常指自然事件(如台风、地震)及其带来的破坏效应(如生命损失,建筑物的倒塌等); 减灾 :提高抗灾能力的人类活动。 常见的自然灾害:地震、海啸、火山喷发、洪水、台风、龙卷风、滑坡、泥石流和森林大火等。 自然灾害的一般特征-1 潜在性: 孕育期:几天(台风和暴雨)或几年到几百年(地震和火山喷发等) 突发性: 无前兆、无严格的物理规律可循 自然灾害的一般特征-2 周期性:各种灾害各有其自身独特的周期 火山爆发、地震和特大干旱:往往以百年为尺度,如我国曾于公元1636-1642年、1720-1723年和1875-1878年出现过三次大旱。 特大洪涝灾害则以几十年为周期:长江流域在二十世纪以来的1936年、1954年和1998年的三次全流域性特大洪水。 各种灾害性气象过程周期更短,如厄尔尼诺现象 3-5年1次;台风和风暴潮,几次至十几次/年。 自然灾害的一般特征-3 群发性:一些相同或不同类型的灾害还常常接踵而至或是相伴发生,形成灾害的群发性现象 在十七世纪:我国海河流域有70年蝗灾、34年瘟疫、83年饥荒、低温灾害、尘暴、地震与火山爆发等一系列重大灾害事件,成为历史上著名的灾害群发期。 20世纪以来世界范围内的各种灾害类型的发生频度更是居高不下,应可视作又一个典型的灾害群发阶段。 自然灾害的一般特征-4 复杂性:某种灾害常常与其它灾害组成灾害链,牵一发而动全身,带动了一系列相关灾害的出现。 多因性:不仅一种自然力可以引起多种灾害,同一灾害事件也可以由多种不同的原因引起。 自然灾害的分类 我国通常将自然灾害划分为7种类型:成因和危害对象划分 干旱:经常发生。 洪涝:国家防洪抗旱总指挥部 地震:国家地震总局:研究、预报和减灾工作。 地质灾害:包括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沉降、地面塌陷、地裂缝、煤自燃、岩土膨胀、砂土液化、土地冻融、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沼泽化、土壤盐碱化等 、 气象灾害:干旱、雨涝、热带气旋、寒潮与冷冻灾害、冰雹 农业灾害 林业灾害 二、灾害对公共卫生的影响 (二)重大灾害的常见卫生问题 社会反应:恐慌、无望;自发组织自救 传染病暴发的风险增加 人群迁移;气候的暴露 食物和营养:一般灾后2天会出现食物的短缺 。食物储存地和分配系统的破坏 水供应和环境卫生导致肠道和其他疾病的传播 卫生机构的破坏,对依赖这些服务的人群健康带来直接的影响 精神卫生 三、洪涝灾害及应对 1998年的洪灾 严重程度:20世纪以来第二位(1954年)全流域型的大洪水(松花江是20世纪以来第一位的大洪水) 恶劣后果:波及29省(区、市),受灾人口2.23亿人,死亡3004人(其中长江流域1320人),倒塌房屋497万间,各地估报直接经济损失1666亿元。 卫生状况:大量村庄被洪水淹没,村民只能迅速转移到大堤,庄台和高地等居住; 抗洪大军和灾民居住的棚屋、帐篷条件简陋,人多拥挤,室温高,蚊蝇多,垃圾收集点和临时厕所缺乏,粪便溢流入水,垃圾到处都乱丢,严重影响居住环境卫生。 洪涝灾害的概念 包括洪水和雨涝两大类型 洪水指气候季节性变化引起的特大地表径流不能被河道容纳而泛滥,或因山洪暴发而使江河水位陡涨,导致河堤决口、水库溃坝、道路和桥梁被毁、城镇和农田淹没的现象。 雨涝指因长期大雨或暴雨造成洼地积水不能及时排除,从而因渍生灾的现象。海面突然上升,使海水登陆而泛滥也可以造成洪涝灾害。 由于洪水和雨涝往往同时发生,有时难以区别,所以常通称为洪涝灾害。 洪涝灾害的分级(建议) 洪涝灾害的灾害分期 第一期,积聚期 第二期,破坏期 第三期,效应期 洪涝灾害的灾害分期-1 第一期,积聚期:有洪水入浸的可能 是指降雨量显著大于往年及降雨时间特异或延长 随着降雨量的增加而蓄积的破坏性能量剧增 处于江河、水库泻洪主干道流域的低洼地带将随时有洪水入浸的可能。 洪涝灾害的灾害分期-2 第二期,破坏期:洪水冲击期 是指在一定的时空范围内大量雨水积蓄,水位猛涨,经行洪、破堤、决坝或内涝积水,显示出洪水的破坏力 大面积田园被淹没,同时带来巨大的生态破坏。同一汛期又可有多次洪峰,所以此期的汛情往往叠加或重合,又使洪涝区域进一步遭受冲击和扩大。 洪涝灾害的灾害分期-3 第三期,效应期: 在洪水的破坏能量

文档评论(0)

wangsux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