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981 年
1981 年 自动化所初步确定在六个领域开展研究工作:控制理论,模式识
别,信号处理,计算机辅助设计,信息控制与管理,人工智能控制系统及其应用。
2 月 16 日——23 日 中国科学院第二次京津渤地区环境科研工作会议召
开,我所“环境科学信息系统的研究”项目列入了一九八一年度京津渤地区污染
规律和环境质量研究项目,京津渤地区环境科学研究是院一九八 O 年至一九八
一年重点研究项目,也是国家环境综合性重大项目。
8 月 10 日-12 日 由自动化所具体筹办的“中――美控制系统学术会议在
上海科学会堂举行,该学术会议是由中国自动化学会和美国 IEEE 控制系统学会
共同发起召开的,也是中国自动化学会首次举办较大的国际性会议。与会 IEEE
代表团一行 34 人,正式代表 23 人,多数为国际著名人氏,其中有国际自动控制
联合会(IFAC )第一届主席 H ·Chestnut 博士,IFAC 第八届技术委员会成员
I ·Lefkowit 教授,1981 年美国 IEEE 会长 S ·Kahne 博士,1982 年 IEEE 会长
H ·Sorenson 教授等。中方代表 110 人,包括国内众多自动控制界知名人士。此
次大会由当届中国自动化学会理事长、航天部部长宋健担任程序委员会主任,由
副理事长、自动化所副所长疏松桂任组织委员会主任,并由自动化所凌惟侯、吴
忠明、孔繁锵、何川等多人组成的会议秘书处负责筹备工作。我所疏松桂研究员
作了大会发言,回顾了我国自动控制界 25 年的发展过程,我所吴忠明、郑应平
等在会上宣读了论文,孔繁锵任大会翻译。
由于美籍华裔教授何毓琦、谈自忠及我方人员的共同努力,在上海市委、
市科协的大力支持下,会议开得很成功,受到与会中外学者的广泛赞誉。
10 月-11 月 由疏松桂、程尔金、温宝栋、安燮南、顾学真等5 人组成的
科学卫星姿控小组赴荷兰进行考察、访问。
1981 年 我所创收 37.4 万元,与 1980 年持平,其中课题收入为 26.8 万元
(1980 年为 15 万元)。
1981 年科技成果:
(1) 500 毫米冷轧机自动化及其应用,由叶正朋、吴守心、梁泽环等完成。
(2 ) 天文一号卫星初样星开路桌面联试,由叶修盛、岳子平等完成。
(3 ) 天线转台转架位置控制与显示装置,由朱大万、王滨龙、程川等完成。
(4 ) 北京地区地震台网数据处理系统,由陈龙、王建和、何川等完成。
(5 ) LCK -A 型速度控制装置,课题起止时间 1979 年底-1981 年初,由王之
堂、陈方丞、宋湛复、邱永华、竺松等完成。获 1981 年院科技成果三等
奖。
该任务是为吴忠微型试验仪器厂研制的“援朝三七”工程
的LD -01 型
电子拉力试验机配套工程。采用了力矩电机及高灵敏测速机组成的
直驱宽调
速系统,速度稳定度为±1%/半小时。
(6 ) GTX -A 型高速光笔图形显示装置,课题起止时间 1979-1981 年,由陈
由迪、林统、朱培基、王采斐、陈宜在等 14 人完成。获 1983 年院科技成
果一等奖。并获天津市科委优秀科技成果一等奖。
该装置是计算机辅助设计实行人――机对话的关键设
备,采用模拟划
线大大提高了速度,每帧划线高达 120 米以上,属国内首创。划
线和点跳
速度也是国内装置中最快的,具有独立工作的指令系统,备有脱
机的图形
处理软件。
(7 ) 彩色多灰级图象显示终端装置,课题起始时间 1981 年,由林鹏、邓惠融、
高秀凤、刘天立、曾秀兰等完成。获 1981 年院科技成果三等奖。
该装置能显示多种类型图象,真彩色、假彩色、图象的
多种灰度变
换,多幅图象间的运算等,主要用于模式识别系统。
(8 ) 模拟磁带机回放的 CAMAC 系统,课题起止时间 1977 年 8 月-1981 年
12 月,由吴培中、吴显礼、王承初、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