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 1、祥子为什么把买车的日子定为自己的生日? ①日子好记。②有纪念意义(提醒自己不要忘记)。③昭示着他新生活(新生命)的新开始。 2、祥子买到了车后,拿着保单的手“哆嗦”着,“几乎要哭出来”,这个描写表现了他怎样的心情? 表现了祥子拥有了一辆自己梦寐以求的车时悲喜交加的激动心情。一是喜悦,为终于拥有自己的车而激动;二是伤心,为自己三年的艰辛而难过。 (二) 1、祥子是一个怎样的人?联系小说,举例说说他的性格特点。 特点①执著(固执、执拗)。举例:祥子把钱又数了一遍:“我要这辆车,九十六!” 特点②易满足。举例:有好买卖呢,就再拉一两个;没有呢,就收车:这是生日! 特点③有生活追求(乐观自信)。举例:自从有了这辆车,他的生活过得越来越起劲了。 (二) 1、祥子是一个怎样的人?联系小说,举例说说他的性格特点。 特点④勤快。举例:自从买了车,祥子跑得更快了。 特点⑤能吃苦。举例:拉到了地点,祥子的衣裤都拧得出汗来,哗哗的,像刚从水盆里捞出来的。 特点⑥淳朴天真(有孩子气)。举例:在漆板上试着照自己的脸。 (二) 2、“这一点不是虚荣心,而似乎是一种责任”,这是作者对祥子的评价,你怎样看待这个评价? 我觉得作者的评价是恰当(合理/客观)的。 祥子买车,不是为了摆阔(向人炫耀),而是 为了谋生,为了过上好的生活;买车后的 多拉快跑,不仅是要对得起新车,更主要 是对自己负责。(对得起生活,对得起自 己的生命,对得起自己的新车。) (三) 1、祥子对生活态度与以前判若两人,请结合小说的内容,简要说说他进城之初和现在有什么区别。 刚进城的祥子老实、健壮、坚韧、自尊好强、吃苦耐劳,选段中的祥子学会了所有的恶习,学会了和巡警找别扭,学会了保养自己,成了一个混日子的车夫。 (三) 2、“人以前把自己从野兽中提拔出来,可是现在人还把自己的同类驱逐到野兽里去”,对这句话如何理解? 这句话说明祥子的最终堕落是黑暗的社会现实造成的,祥子的悲剧很好的印证了“旧社会把人变成鬼”的黑暗现实。 3、祥子卖衣服这一情节说明什么? 说明祥子已经彻底堕落了。 (四) 1、此时祥子的新车去哪儿了?这三十块钱又是怎么来的? 车在他冒险拉客去清华时被宪兵没收了。 这三十块钱是他卖了从军营顺手牵来的三 匹骆驼得来的。 2、这段文字对祥子和虎妞虽然着墨不多,但两人的性格特点还是有所表露,请结合这段文字对两人的性格作简要分析。 祥子:勤劳、朴实、忠厚、善良。 虎妞:性格大胆泼辣,做事爽快利落。 (四) 3、这部小说围绕祥子“攒钱→买车→丢车→再攒钱→丢钱→再攒钱→再买车→再丢车”的故事,告诉了我们一个怎样的社会现实? 生活在那个时代的劳动人民,想通过自己的勤劳和奋斗改变自己的命运是不可能的。 (五) 1、文中划线的句子表现了“坐车的”的什么性格特点?反映了一个怎样的社会? 冷漠、缺乏同情心、自私。 世态炎凉、人情冷漠。 2、请介绍“骆驼祥子”这一外号的由来及其深层含义。 祥子的第一辆车被军阀混战中的乱兵抢走,他自己也被挟到军队里干苦活,乘着军队转移之际,他偷偷牵回3匹骆驼,卖了35块大洋,从此得了“骆驼”这一外号。 深层含义:他老实、健壮、坚忍,就如同骆驼一样。 (五) 3、第一段景物描写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用柳表现风,用风表现云,起了层层加深的作用。越写暴雨的猛烈,越显得祥子的可怜。用恶劣的暴雨环境衬托祥子痛苦的境遇,铺垫故事情节的发展,深化小说的思想意义。 (六) 1、选段写烈日和暴雨的用意何在? 用恶劣的环境衬托祥子拉车艰辛的境遇,铺垫故事情节的发展,深化小说的思想意义。【同五⑶】 2、选文写景细腻而逼真,用词形象生动,试结合文段中的句子做一些分析。 示例:“乱撞”形容雨点的急骤猛烈,形象生动;“砸”写出了雨滴之大,既和前面的“乱撞”相照应,又与下文的“哆嗦”相呼应,突出了雨势的猛烈。 (六) 3、选文中写了拉车人的一些活动,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突出了天气的异常炎热,为祥子后面拉车的描写起了铺垫作用,突出了祥子吃苦耐劳的品质。 (七) 1、文段A、B各写了什么内容? 文段A写了祥子在杨家拉包月车的遭遇。文段B写了祥子在曹家拉包月车的情况。 2、祥子在两家拉车有什么不同的感受?这是什么原因? 祥子觉得在杨家拉车受委屈和侮辱,在曹家拉车有面子。 杨家人没有教养,又不和气,不把祥子当人对待,祥子受不了;而曹家人和气又有教养,对祥子有人情味,祥子心甘情愿为他们做事情。 (七) 3、从杨家人身上可以看出当时怎样的社会情况? 大多数剥削阶级都是残酷剥削劳动者的。 (八) 1、选文最后一段在整部小说中有什么作用? 高度概括了祥子一生的特点,暴露了这个不合理社会对人心灵的腐蚀 ,有力地控诉了旧社会吃人的本质,对被压迫者倾注了满腔同情。 (八) 2、阅读划线句子,如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公司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制度.docx VIP
- 机房搬迁实施方案.pptx VIP
- DB65-T8022-2024 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11921-2024(OCR).pdf VIP
- fNirs近红外成像技术原理-近红外脑成像系统.pdf VIP
- 2025年浙江省卫生系统事业单位人员招聘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pdf VIP
- 菏泽家政职业学院教师招聘考试历年真题.docx VIP
- 2011年南宁市事业单位公开考试招聘工作人员简章.doc VIP
- 建设年产40万吨蛋氨酸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写作模板-申批备案.doc
- 广东省东莞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英语试题含答案.pdf VIP
- 2025年新版医疗器械经营质量管理规范.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