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 24 卷 第 2 期 湖 南 文 理 学 院 学 报(自 然 科 学 版) Vol. 24 No. 2
2012 年 06 月 Journal of Hunan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Natural Science Edition) Jun. 2012
doi: 10.3969/j.issn.1672-6146.2012.02.010
翼手目6 种蝙蝠毛发显微结构研究
曾 峰, 邓学建
(湖南师范大学 生命科学学院, 湖南 长沙, 410081)
摘 要: 对翼手目大蹄蝠、中蹄蝠、中菊头蝠、普氏蹄蝠、普通伏翼和皱唇犬吻蝠腹部毛发进行显微结构观察与
分析. 结果表明: (1) 6 种蝙蝠腹部毛发的长度和宽度有不同, 大蹄蝠和普通伏翼存在显著性差异; (2) 6 种蝙蝠腹部
毛发鳞片形态和分布存在显著性差异, 而且其鳞片大小也有显著差异. 这些差异有利于分辨和识别该 6 种蝙蝠.
关键词: 蝙蝠; 毛发; 显微结构
中图分类号: Q 959 文章编号: 1672-6146(2012)02-0040-03
The research of hair microstructure in 6 bat species
ZENG Feng, DENG Xue-jian
(Life Science College, Hunan Normal University, Changsha 410081, China)
Abstract: The research discribed hair microstructure of Hipposideros armiger , Hipposideros larvatus, Rhinolophus
affinis, Hipposideros pratti, Pipistrellus abramus and Chaerephon plicata. The results suggested that: 1) the belly hair of
the six bats a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between the length and width; 2) the squama status and distributions of the six bats
showed significant difference with different squama size. These diversity may contribute to identify the six bats.
Key words: bat; hair; microstructure
对动物毛发的微观结构的研究能够为分类学、仿生学以及法医学提供重要的信息. 对蝙蝠毛发的研究
可以追溯到 1837 年 Brewster 使用光学显微镜观察毛发表面的特殊结构[1]. 随着技术的发展, 对动物毛发的
显微研究不断的深入. 例如, 杨晓东等通过扫描电镜技术, 报道了 14 种动物毛发的显微结构[2]; 金煜根据
动物毛发的不同, 对国内 12 种猫科动物的分类进行了划分[3]; 黎红辉等比较了 3 种灵猫科动物的针毛显微
结构[4] [5]
; 张晓军等人的研究则表明, 通过鳞片差异对 3 种鼠观察可鉴别不同的物种 ; 侯森林比较了 3 中犬
科动物的针毛的鳞片差异[6]. 虽然, 对哺乳类毛发研究最早始于蝙蝠. 然而, 在翼手目动物中还未有较深入
的毛发比较研究. 由于毛发组成成分为角蛋白,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DNA条形码技术在常见中药材蛇类鉴别中的应用_黄勇.pdf
- 广东大峡谷自然保护区两栖爬行动物资源调查_刘松.pdf
- 大壁虎色斑特征和疣粒的地理变异_张月云.pdf
- 广东南昆山自然保护区两栖爬行动物资源调查_谷颖乐.pdf
- 广东省爬行动物分布新纪录_脆蛇蜥_杨畅.pdf
- 湖北石首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麋鹿种群动态_杨道德.pdf
- 湖南省爬行动物新纪录二种_海南棱蜥和黑带腹链蛇_费冬波.pdf
- 江西庐山自然保护区两栖动物资源调查与评价_杨道德.pdf
- 江西庐山自然保护区爬行动物多样性调查与分析_杨道德.pdf
- 江西齐云山自然保护区两栖爬行动物资源调查与区系分析_杨道德.pdf
- 银环蛇奇异变形杆菌的分离鉴定与药敏试验_赵成坚.pdf
- 长沙县大山冲鸟类群落结构调查及多样性研究_周毅.pdf
- 中国生物多样性就地保护的研究与实践_马建章.pdf
- 中国野生动物资源的保护与管理_马建章.pdf
- 崔双双-2011-中华稻蝗的胚胎发育及卵滞育发生的胚胎发育阶段_应用昆虫学报.pdf
- 樊永胜-2009-昆虫体色多型及其调控机理_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pdf
- 范斌-2010-不同地理种群栗瘿蜂的mtDNA的基因部分序列及其系统进化关系分析_湖南师范大学学报.pdf
- 贺一原-2007-ftsZ基因和16SrDNA特异引物检测栗瘿蜂体内Wolbachia感染研究_湖南师范大学学报.pdf
- 姜石生-2011-黄脊竹蝗5个地理种群线粒体16SrRNA基因片段的序列分析_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pdf
- 刘佳-2015-基于mtDNA16SrRNA_C_省略_的长颚斗蟋与迷卡斗蟋遗传差异分析_生命科学研究.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