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毕 业 论 文
学生姓名 刘雅玲 学 号 061201017 学院 法律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专 业 法 学 题 目 论城乡规划法中的公共参与制度 — —以中国和德国为比较对象
指导教师 牛锦红 副教授/博士
2016 年 5 月
论城乡规划法中的公众参与制度——以中国和德国为比较对象
刘雅玲
(淮阴师范学院 法律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江苏 淮安 223001)
摘要:公众参与制度是城乡规划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德国1976年在城市规划基本法《联邦建设法》将公众参与制度以法律形式确定下来。在中国,公众参与制度在城乡规划中一直是热议话题。本文以中国和德国为视角,通过经典案例分析中国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同时学习德国的制度以及经验,为中国城乡规划法中的公众参与制度的完善提供借鉴。
关键词:城乡规划,公众参与,城乡规划法,中国,德国
On the public participation institution in the urban and rural planning law
——?Comparison between China and Germany
Liu Yaling
(School of Law Politics and Public Administration, Huaiyin Normal University, Huai’an Jiangsu, 223001)
Abstract: The institution of public participation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urban and rural planning.?The public participation institution had been determined by Federal Construction Law which is the German basic law of urban planning in 1976. In China, the institution of public participation in urban and rural planning has been a hot topic.?This article takes China and Germany as the angle of view, analyzing Chinas current situation and existing problems by the classic case. At the same time studying the German institution and experience, providing references for the improvement of the public participation institution in the urban and rural planning law of China.
Key words: Urban and rural planning?,Public participation, Urban and rural planning law,China ,Germany
目 录
一、引言 3
二、中国城乡规划中公众参与制度的现状与问题 3
(一)经典案例:南京砍伐梧桐树案件 3
(二)我国城乡规划法关于公众参与的相关制度 4
(三)我国城乡规划中公众参与制度的主要问题 5
三、德国城乡规划公众参与法律制度分析 7
(一)德国城乡规划公众参与的主体 7
(二)德国城乡规划公众参与的程序 7
(三)德国城乡规划公众参与的方式 8
四、德国城乡规划公众参与制度对中国的启示 9
(一)完善城乡规划法制度 9
(二)提高公民公众参与的意识 9
(三)扩大规划公示的范围、深度 10
(四)结合地方特色,创新公众参与方式 10
(五)明确公众参与的途径,重视民间组织 10
(六)进一步完善监督机制 11
结语 11
参考文献 12
致谢 13
一、引言
公众参与制度一直有很多不同的理解,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1、斯凯夫顿认为,公众参与是指公众和政府共同制定政策、议案的行为。真正充分有效的参与是公众能够以高度的热情参与整个规划的制定过程。2、雪莉.R.阿恩斯坦认为,公众参与表示的是公众权利,是权力的重新分配,经过重新调整能够使原本没有权力、当前被政治和经济进程中所排斥的一些公众拥有参与城乡规划程序的权力;同时他认为公众参与是一种信息决策的战略,经过这个过程,一些本来没有权力的公众能够决策城乡规划,可以积极地为城市发展做出贡献。3、城市规划学者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4-2025学年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高级中学高一(上)月考物理试卷(10月)(含答案).docx VIP
- 隋唐时期的绘画艺术.ppt VIP
- 《周杰伦全方位介绍》课件.ppt VIP
- 2024-2025学年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中学高一(上)月考物理试卷(10月份)(含答案).docx VIP
- 《诗词里的科学》考试题库资料300题(含答案).pdf VIP
- 2025-2030中国氯霉素滴眼液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docx VIP
- 2024-2025学年甘肃省兰州一中高一(上)月考物理试卷(10月份)(含答案).docx VIP
- 《财经应用文写作》(第二版) 课件及习题答案 第四章 调研文书.ppt VIP
- 生活适应四年级上册 食物安全 教学课件.pptx VIP
- 食品粉碎机械设备.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