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学生工作简报-华南农业大学
学生工作简报
总第 61期 2008年4月25日
建设二级心理辅导站 营造健康和谐新校风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高校的一项要务。上学期,学生处部署和构建了心理健康教育预防机制,完善了“心理委员—辅导员—院党委副书记—心理健康辅导中心(以下简称“中心”)—学生处领导—校领导”的信息通报机制,加强了对辅导员、心理委员的专业培训,有效地推动了心理健康教育信息化、制度化、专业化的建设。然而,随着我校办学规模的扩大和社会形势发展需要,中心已不能完全满足广大师生的需求。校党委和学生处审时度势,及时在各学院成立二级心理辅导站(以下简称辅导站),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使广大师生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不仅仅是针对极少数有心理困惑的人,更重要的是要帮助大多数人提升身心素质。本学期伊始,各学院积极响应,辅导站的建设工作得到取得较大的进展。
一、高度重视,全力支持辅导站建设
(一)政策与制度支持。
校党委和学生工作职能部门高度重视辅导站建设,在政策和制度层面上予以大力支持和鼓励。校党委副书记李建军多次在学院党委副书记会议上强调了辅导站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学生处处长曾雅丽、副处长姜峰也在辅导员会议上反复阐明现实意义,统一了学生工作队伍的思想,各学院党委副书记、辅导员达成了共识,并且积极努力推进该项工作的开展。目前学生处正在进一步研究辅导站的工作机制和实施办法,争取在制度上有新的突破。
为了有效落实辅导站的建设工作,去年底,在校党委与学生处的推动下,中心两次组织辅导员到暨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参观辅导站的建设情况,学习借鉴经验。今年4月11、15日两天,学生处又组织研究生工作部、团委、各学院党委副书记、中心教师、辅导员到各学院进行观摩交流,大家互相介绍经验,畅谈工作体会和设想,进一步促进了辅导站建设。
(二)人员与经费支持。
在人员方面,中心的五位教师具体分工,分别负责联系4-5个学院,指导、帮助辅导站的建设和工作开展,遇到特殊或重大的事情,中心便联合力量集中解决。考虑到各学院以往没有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经费,今年在学校做财务预算时,学生处积极申请,最终,学校以各学院可支配学费收入的0.1%的额度作为各学院的心理健康教育经费下拨学院,适时地解决了辅导站建设中的资金问题。
(三)技术支持。
技术支持学生处主要以培训和业务指导的形式来开展。通过加强对辅导员、阳光团队、心理委员等的培训和指导,提升他们心理辅导的知识和技能,扩大心理教育的覆盖面。2007年12月22日,高校团体心理辅导与突发事件应激处理学术培训会在我校举行。学生处邀请了北京国际关系学院心理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张平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大学生心理咨询与发展辅导研究中心主任马喜亭副教授担任主讲嘉宾。两位教授在持续三天的专业培训中,介绍了当代大学生的基本心理问题和发展问题,讲解了如何建立健全心理危机干预体系、发现体系、监控体系、转介体系等来预防和处理危机事件,并就这些问题进行了交流与探讨。校党委副书记李建军对会议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此次研讨会不仅开拓学习交流平台,更有利于推动学生工作上一个新的台阶。2008年3月9日晚,中心对新一届的阳光团队成员开展了岗前系列培训,并邀请了各个学院辅导站学生干部参与学习,本轮培训除了加强朋辈辅导员的队伍建设外,更增强中心对辅导站的指导作用。日常工作中,中心除了提供专业的心理咨询外,还注重宣讲,开设心理选修课,安排中心的教师到各学院举办讲座,普及心理知识。
二、优势互补,中心与辅导站相辅相成
辅导站的建成,实现了心理健康教育“关口前置,重心下移”,延伸了工作链条,拓展了教育空间。同时,形成了校院两级心理机构的联动效应,优势互补。
工作开展上,中心与辅导站各有侧重、相互促进。中心着重研究制定校院两级心理机构的工作机制和发展规划,加强工作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建设,给予辅导站业务指导和技术支持,提供培训的师资力量,大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选修课,针对不同性质学生群体的团体辅导、个体咨询、处理学院不能解决的心理疑难问题等。辅导站侧重于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普及宣传心理健康知识,拓展学生心理素质,形成良好的“助人-自助-互助”的人文关怀氛围,增强学生心理保健意识,及时发现和反馈情绪和行为异常的学生。
三、自主探索, 辅导站建设初见成效
在各学院党委的重视和推进下,到今年3月底,各学院都成立了富有特色工作模式的辅导站(见附表)。辅导站能够根据学院实际情况和学生的心理特点,动真功夫,下大力气,配齐软硬件设施,构建相应的工作队伍,举办专家讲座,进行个体辅导,举行团体培训,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和教育。
硬件建设 截止到4月15日(下同),各辅导站都有自己固定的办公场所,都开通了热线电话,有11个学院配备了专用工作电脑,方便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