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货车高速翻覆之运动轨迹实例分析-中央警察大学-交通学系.PDF

小货车高速翻覆之运动轨迹实例分析-中央警察大学-交通学系.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小货车高速翻覆之运动轨迹实例分析-中央警察大学-交通学系

1 0 1 年 道 路 交 通 安 全 與 執 法 研 討 會 中華民國 101 年 9 月 27~28日 小貨車高速翻覆之運動軌跡實例分析 吳宗修 1 吳俊良 2 摘 要 汽車在平坦筆直的道路行駛,其地面運動軌跡近乎直線。假若在未受外力情 況下發生交通事故,現場重建多以能量守恆原理與慣性定律為重要法則,亦即該 汽車運動軌跡應為朝向原來的前進方向或方向盤偏轉方向之線性型態。然而,在 車輛高速翻覆的案例中,發現有小貨車失控翻滾所遺留的路面軌跡非呈線形,而 是左右跳動之不規則型態,造成重建工作的困擾;尤其是若有其他車輛外力介入 之疑慮時,更須釐清外力介入的時間點,是在貨車翻覆前或翻覆中,才能正確研 判外力對該事故造成影響的程度與範圍。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統計資料顯示,民國 100 年全年發生 135件車輛翻覆事故,其中小貨車有 114件,所占比例極大,益 使本類案件成為重要的課題。本研究發現完整資料中有 16件屬非線形軌跡,經 細審現場照片發現:非線形軌跡之地面跡證均係「輪胎痕」及「輪圈痕」,極可 能是車輛翻覆前,駕駛人仍操控車輛方向所造成,並非受其他外力介入影響。另 外,本研究挑選實際案例,分析其「翻滾周數」與「受傷部位」等結果,發現與 早期文獻所揭示模擬試驗略有不同,冀能提供後續研究參考。 關鍵詞:事故重建、車輛翻覆、非線形軌跡 一、前 言 貨車翻滾對乘員身體造成傷害,也可能使 未固定、裝載穩妥的貨物到處 散落而妨礙交通。而在高速狀態下翻滾,傷害不僅止於事故當事人,其貨物 散落、車輛無法即時拖離,對於高速公路造成運輸能量降低、甚至引發後方 追撞的二次事故,使得用路大眾付出極大的社會成本。分析歷史文獻發現影 響車輛翻覆運動軌跡有眾多因素,如:車速、翻覆角度、車高、載重、貨物 位置等,研究者通常透過數學模型模擬各種狀況,輸入測試資料,取得各種 車損情形及運動軌跡,多數用於設計車體 安全結構。進行現場重建者,則多 以個案中車與路之實際撞擊跡證,研判車輛翻滾過程之態樣。本研究嘗試將 民國 100 年全年高速公路發生 135件車輛翻覆事故中, 114件小貨車翻覆事 故建立資料庫,以適當統計方法進行分析,期能與以往實驗結果印證與互補, 供日後現場重建工作之參考。 1 交通大學運輸科技與管理學系副教授(聯絡地址:30010 新竹市大學路 1001號,電話: 03-5731998 ,E-mail: thwoo@g2.nctu.edu.tw )。 2 交通大學運輸科技與管理學系博士生。 251 二、文獻回顧 2.1車輛翻覆之實驗 依據文獻(鄧作樑等人, 2009 )記載,早於 1985 年即有學者依據當地汽 車安全測試法規,以同款小型車進行實車翻滾測試(圖 1),車上並安置測試 人偶,取得相關研究成果;在 1986 年學者以實車研究發現乘員在翻滾汽車 中,身體主要損傷部位為頭、頸及胸部;對於翻覆周數的研究,則在 1990 年依據測試法規程序,測得周數在 2.5 到 3.75圈之內。由於實車測試的實驗 成本極高,自 1999 年開始,學者以軟體模擬車輛翻覆時與乘員之動態反應, 並分析模擬軟體的限制與困難點。後續的研究者以實車測試結果與模擬數據 進行比對驗證;2001 年學者探討車輛重心、輪距等因素對車輛翻覆行為之影 響。由於數位技術的進步,在 2008 年(Rose et al.開始採用攝影機對位) (camera-matching)影像分析技術,著手動態及變形的量化量測研究。 資料來源:鄧作樑等人 (2009) 。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