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化学综合与设计实验.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应用化学综合与设计实验

实验一: 溶胶的制备、纯化及稳定性测试 一 实验目的 1、了解制备胶体的不同方法,学会制备Fe(OH)3溶胶。 2、掌握半透膜渗析方法纯化胶体。 3、掌握胶体电动势的测定原理。 4、观察胶体的电泳现象,掌握胶体稳定性测试方法之一-电泳法测定胶体电动电势的技术。 二、实验原理 1、溶胶的制备 溶胶是一个多相体系,其分散相胶粒的大小约在之间,由于其本身的电离或选择性的吸附一定量的离子以及其他原因所致,胶粒表面具有一定量的电荷,胶粒周围分布着反离子。反离子所带电荷与胶粒表面电荷符号相反、数量相等,整个溶胶体系保持电中性。胶粒周围的反离子由于静电引力和热扩散运动的结果形成了两部分紧密层和扩散层。溶胶是热力学不稳定体系。(或离子)的过饱和溶液,再使之相互结合成胶体粒子而得到溶胶,如物质蒸汽凝结法、变换分散介质法、化学反应法等。Fe(OH)3溶胶的制备就是采用化学反应法使生成物呈过饱和状态,然后粒子再结合成溶胶。 2、溶胶的纯化 制成的Fe(OH)3溶胶溶液中常有其它杂质存在,而影响其稳定性,而且制得的Fe(OH)3水溶胶冷却时,反应要逆向进行,因此必须纯化。常用的纯化方法是半透膜渗析法。渗析时以半透膜隔开胶体溶液和纯溶剂,胶体溶液中的杂质,如电解质及小分子能透过半透膜,进入溶剂中,而大部分胶粒却不透过. 如果不断换溶剂,则可把胶体中的杂质除去。 要提高渗析速度,用热渗析或电渗析的方法。 3、溶胶的电动电势研究 在胶体分散系统中,由于胶体本身电离,或胶体从分散介质中有选择地吸附一定量的离子,使胶粒带有一定量的电荷。显然,在胶粒四周的分散介质中,存在电量相同而符号相反的对应离子。荷电的胶粒与分散介质间的电位差,称为ξ电位。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荷电的胶粒与分散介质间会发生相对运动。胶粒向正极或负极(视胶粒荷负电或正电而定)移动的现象,称为电泳。同一胶粒在同一电场中的移动速度由ξ电位的大小而定,所以(电位也称为电动电位。 测定ξ电位,对研究胶体系统的稳定性具有很大意义。溶胶的聚集稳定性与胶体的ξ电位大小有关,对一般溶胶,ξ电位愈小,溶胶的聚集稳定性愈差,当ξ电位等于零时,溶胶的聚集稳定性最差。所以,无论制备胶体或破坏胶体,都需要了解所研究胶体的ξ电位。原则上,任何一种胶体的电动现象(电泳、电渗、液流电位、沉降电位)都可以用来测定ξ电位,但用电泳法来测定更方便。 电泳法测定胶体ξ电位可分为两类,即宏观法和微观法。宏观法原理是观察与另一不含胶粒的辅助液体的界面在电场中的移动速度。微观法则是直接测定单个胶粒在电场中的移动速度。对于高分散度的溶胶,如Fe(OH)3胶体,不易观察个别粒子的运动,只能用宏观法。对于颜色太浅或浓度过稀的溶胶,则适宜用微观法。本实验采用宏观法。 宏观法测定Fe(OH)3的ξ电位时,在U形管中先放入棕红色的Fe(OH)3溶胶,然后小心地在溶胶面上注入无色的辅助溶液,使溶胶和溶液之间有明显的界面,在U形管的两端各放一根电极,通电一定时间后,可观察到溶胶与溶液的界面在一端上升,另一端下降。胶体的ξ电位可依如下电泳公式计算得到: 式中K为与胶粒形状有关的常数(球形为5.4(1010 V2 S2 kg-1 m-1,棒形粒子为3.6(1010 V2 S2 kg-1 m-1,为分散介质的粘度(Pa(s),为分散介质的相对介电常数,E为加于电泳测定管二端的电压(V),L为两电极之间的距离(m),S为电泳管中胶体溶液界面在t时间(s)内移动的距离(m),S/t表示电泳速度(m.s-1)。式中S、t、E、L均可由试验测得。对于本实验中的氢氧化铁溶胶,胶粒为棒形1套,直流稳压器1台,电导率仪1台,pH计1台,滴定管1支,铂电极2根,停表1块,直尺1把,软线50cm,电炉1台,1000mL烧杯1个,300mL烧杯1个,300mL锥形杯1个,100mL量筒1个,100mL烧杯2个,50mL烧杯6个,50mL锥形杯3个,10mL刻度移液管2支,1mL刻度移液管2支,试管12支,胶头滴管5支。 10%FeCl3溶液,3 mol(L-1 HCl溶液, NaCl溶液,质量分数1%的AgNO3及KCNS溶液,2.5 mol(L-1 KCl,0.1 mol(L-1 K2SO4及0.01 mol(L-1 K3Fe(CN)6溶液,0.5 mol(L-1 KCl,0.01 mol(L-1 K2SO4及0.001 mol(L-1 K3Fe(CN)6溶液,火棉胶,蒸馏水。 四 实验步骤 1、水解法制备Fe(OH)3溶胶(化学反应法)FeCl3 + 3 H2O (沸腾) ( Fe(OH)3 + 3HCl150mL蒸馏水,置于300mL烧杯中,先煮沸2min,用刻度移液管移取10% FeCl3溶液30ml,逐滴加入沸水中,并不断搅拌,继续煮沸3min,得到棕红色Fe(OH)3溶

文档评论(0)

haihang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