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最小化sprfmo公约区域内海鸟混获之养护与管理措施
CMM 4.09
最小化SPRFMO公約區域海鳥混獲之養護與管理措施
本措施規定不應影響會員及CNCPs對在公約區域懸掛其旗幟從事底延繩釣或拖網捕撈之漁船,適用額外或更嚴厲相容措施之權利。
本措施規定不應影響會員及CNCPs採用更高水準的觀察員涵蓋率,以監控忌避措施之有效性或蒐集海鳥互動資料,包括死亡率。
科學次委員會應每年檢視有關新的或現行忌避措施及來自觀察員計畫或其他研究之與海鳥互動的任何新資訊,並就特定漁具類型或漁業實施特別措施之需要提供意見予委員會,或對本措施提出其他修正。
鼓勵會員及CNCPs在2014年期間延長其依CMM 2.02(資料標準;2014)所定之觀察員計畫,及記錄海鳥觀測和與海鳥所有互動之資料,並在其國家報告向科學次委員會報告此資訊。
科學次委員會在其2014年會議應評估來自觀察員計畫之海鳥資料及互動的所有資訊,特別是與拖網捕撈之互動,並就實施附件2所述忌避措施或其他養護與管理措施之需要提出意見予委員會。
附件1
底延繩釣捕撈之海鳥忌避措施規格
為最小化底延繩釣與海鳥之意外互動,底延繩釣漁船應:
倘可能,禁止在投繩及揚繩期間排放任何生物材料,以避免吸引海鳥接近漁船,及
擇一:
綜合使用下列措施:
第6點規定之釣繩加重法。注意到該措施之目標為最大化接近船艉的釣鉤下沉速度,以減少餌料被海鳥啄食的可能性。
第7點規定之驚鳥繩。注意到該措施之目標為主動制止海鳥接近掛有餌料之釣鉤。
在海上日落後至海上日出前之期間,進行夜間投繩。
或;
倘會員或CNCP已在空間及時間上維持合適的觀察員涵蓋率10%以上達5年或以上期間的水準,且記錄之海鳥死亡率低於每千鉤0.01隻,該會員得選擇:
ii.
要求其漁船僅採用第1點所述三項措施之一;及
確保在船隊之空間及時間分布上具適當代表性的10%最低觀察員涵蓋率。
倘適用第1點(b)項之會員或CNCP船籍漁船的海鳥死亡率超過每千鉤0.01隻,應要求渠等:
採用第1點所述之至少另一額外措施,自死亡率超過時間起至少為期一年;
在7天內向秘書處報告該事件之細節;及
在其國家報告中報告該事件之細節。
倘適用第1點(b)款之任何會員或CNCP有任一漁船的海鳥死亡率超過每千鉤0.01隻,科學次委員會應檢視該漁業的所有海鳥混獲觀察員資料,並對本措施提出任何必要修正建議。
得執行之進一步措施包括:
第8點所述之揚繩船舷側設置驅鳥簾,負責任內臟管理及避免海鳥覓食活動的高峰地區和期間;及
減少海鳥混獲之任何其他實驗性措施,但仍執行第1點所要求措施。
倘使用曳繩釣,防偷食網(cachalotera nets)被視為忌避之最佳實踐,雖然全球最低標準尚未發展。鼓勵會員向科學次委員會報告使用之漁具結構。
依本附件第1點(b)項(i)款(a)目設置之釣繩加重法應符合下列規格:釣繩加重必須符合或超過本點所列每一底延繩釣漁具類型之最低標準。漁船使用之釣繩加重法必須明顯達到以每秒0.3公尺下沉至15公尺之最低釣繩下沉速度,特別是:
針對西班牙系統之外部加重釣繩及曳繩,倘使用岩石作為加重物,最低重量須達8.5公斤且間距小於40公尺。倘使用混凝土作為加重物,最低重量須達6公斤且間距須小於20公尺。倘使用固體金屬作為加重物,最低重量須達5公斤且間距須小於40公尺。
自動釣繩的外部加重釣繩必須使用最低5公斤的加重物且間距須小於40公尺,在船上投繩時必須避免在船艉造成張力(船艉張力可能將已投入水中的釣繩拉出水面)。
內部加重釣繩每公尺必須有至少50公克的鉛字(lead core)。
依本附件第1點(b)項(i)款(b)目設置之驚鳥繩應符合下列規格:
船上應隨時載有一條或以上驚鳥繩,當在船上投放漁具時,必須設置驚鳥繩;
驚鳥繩必須附掛於船上,俾在設置時使餌料受飄帶保護,即使在側風時;
驚鳥繩應使用色彩鮮豔且長度足以在無風情況下達到海面之飄帶(「長飄帶」),驚鳥繩前端至少55公尺之長飄帶間距應小於5公尺,且應使用轉環將長飄帶附掛於驚鳥繩,以防止長飄帶纏繞驚鳥繩;
驚鳥繩亦得使用最短長度達1公尺之飄帶(「短飄帶」),短飄帶之間距應少於1公尺。
倘使用之驚鳥繩斷裂或損壞,應予以修復或替換,以使漁船在之後任一釣鉤進入水中前符合該等規格;
驚鳥繩之設置應:
在釣鉤下沉深度達15公尺前,停留在海面上,或
最短長度達150公尺且在無浪狀況下懸掛於船上離海面至少7公尺之處。
依本附件第4點(a)項設置之驅鳥簾應符合下列規格:該等裝置之設置必須達到下列運作特性:
制止海鳥直接飛入揚繩區域;
預防停棲於海面的海鳥游入揚繩船舷側之區域。
西班牙系統之典型配置
曳繩釣漁法之典型配置
附件2
拖網捕撈之海鳥忌避規格
為最小化與拖網捕撈相關之意外捕獲海鳥死亡率,應綜合使用下列措施:
在作業時,設置避鳥裝置如下,以制止海鳥接近曳綱及網具監控纜:
第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