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Linux网桥知识总结.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Linux网桥知识总结(beta 1) ——by moonflow qq:171932120 (总结自互联网) 目录 前言 4 第一章 网桥的基本概念 5 1.1 网桥的作用 5 1.2 网桥的工作原理 5 第二章 重要数据结构 6 2.1 net_bridge 6 2.2 net_bridge_port 7 2.3 net_bridge_fdb_entry 8 2.4 net_device 9 2.4 数据结构关系 18 第三章 设备和初始化 20 3.1 br_init [net\bridge\br.c] 20 3.2 br_ioctl_deviceless_stub [net\bridge\br_ioctl.c] 21 3.3 br_add_bridge [net\bridge\br_if.c] 21 3.4 br_dev_setup [net\bridge\br_dev_setup.c] 24 3.5 br_add_if() [net\bridge\br_if.c] 24 3.6 LLC 28 第四章 网桥的报文处理功能 29 4.1 网桥位置 29 4.1.1 netif_receive_skb函数 31 4.1.2 br_handle_frame函数 34 4.1.3 br_handle_frame_finish函数 36 4.1.3 附上br_forward.c 38 第五章 CAM表操作 43 5.1 CAM查找流程 43 5.2 相关代码 43 5.2.1 重点函数 43 5.2.2 br_fdb.c函数解析 43 第六章 STP及相关处理 59 6.1 STP处理过程 59 6.2 STP相关信息 /net/bridge/br_private_stp.h 59 6.4 STP选举过程 61 6.4 BPDU相关函数 61 第七章 IOCTL和桥的管理 68 7.1 IOCTL相关函数 68 第八章 总结 69 参考资料 70 前言 此文档是本人这段时间内学习Linux网络协议栈网桥功能相关知识,总结并且整理出来的文档。本文中的参考内核代码为2.6.24(相关的资料较多,便于开展),当然也是对互联网资源的整合。 参考了锐捷的一份文档,并且参考了网上很多资源。可以说基本上总结自互联网。参考中附上我学习时参考的资料,很多,而且他们写的都非常好,导致我都不知道写啥了。不过仅仅只是为了借这次总结的机会,让个人对Linux网桥部分更加深入。 因为本人初学Linux协议栈,对很多部分都还很迷茫,所以很多地方会出现失误或者不够清楚。我接触Linux时间很短,但是非常喜爱Linux,同时对网络部分非常喜爱,希望大家喜欢并且与我交流,共同进步。 第一章 网桥的基本概念 1.1 网桥的作用 网桥工作在ISO层次结构中的二层,通过mac地址来区分,实现几个网络或主机之间的互联。 1.2 网桥的工作原理 Figure (b) shows what is called a store-and-forward bridge , which is the scheme used by Linux: Ethernet frames are copied out of the right ports only after they have been received in their entirety.(转自ULNI) 网桥的工作原理其实很简单,就是:某个主机的消息从哪个端口进来,那么这个主机必定位与这个端口这一侧,从这个端口一定能找到这个主机,给这个主机的消息也就应该从这个端口转发。 比如,一个网桥连接主机A和主机B。当主机A连接到网桥时,会告诉网桥,它在端口A。网桥会维持一个映射表,让端口A与主机A的mac地址对应。当有其他主机试图通过网桥转发目的mac地址为主机A的mac地址的消息时,网桥会通过查表来指导应该由端口A转发。 同理,当网桥连接两个或两个以上主机或主机构成的网络时,也按照这个原则,维持一个记录端口和mac地址的映射表,需要转发消息的时候通过查找这个表来找到应该去的地址。当然,如果收到的消息是发给网桥本身的,就要交给上层协议来处理。这就是网桥的工作原理。 重要数据结构 2.1 net_bridge 在/net/bridge/br_private.h ,这个结构体描述一个网桥。dev是这个桥对应的设备。port_list是net_bridge_port的链表头。hash[BR_HASH_SIZE]是net_bridge_fdb_entry的散列表,也是网桥MAC地址和端口的映射表CA

文档评论(0)

kehan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