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四、员工情绪调节策略 员工自我的情绪调节是帮助自己走出困境的最好方法,从心态上出发,才能根本解决问题。首先要树立自信心,不要自暴自弃,要坚信自己能重新走上工作岗位。其次是要努力充实自己,提高自己的文化水平和工作技能,为新的工作做好准备。还要明确的认识到自我定位,真正了解自己在现实生活中扮演的角色。 四、员工情绪调节策略 钢铁行业去产能涉及众多的行业和领域,也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和谐和稳定,帮助钢铁企业的职工转岗或者再就业是整个社会的责任,希望全体社会成员都能伸出援助之手,关心钢铁行业职工,集思广益,为钢铁行业职工的再就业提供好的思路和办法。 人有了知识,就会具备各种分析能力, 明辨是非的能力。 所以我们要勤恳读书,广泛阅读, 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 ”通过阅读科技书籍,我们能丰富知识, 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我们能提高文学鉴赏水平, 培养文学情趣; 通过阅读报刊,我们能增长见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有许多书籍还能培养我们的道德情操, 给我们巨大的精神力量, 鼓舞我们前进。 * 二、钢铁企业去产能 中国钢铁产量连续12年保持世界第一,并且遥遥领先于其他国家。中国钢铁产量比排名2-8位的日本、美国、俄罗斯、印度、韩国、德国、乌克兰等七个国家的总和还多!2007年中国净出口钢铁5488万吨,相当于印度全国的钢铁产量。 上一轮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对钢铁的需求非常强劲,这一时期大家纷纷扩大产能,这是造成当前产能过剩的主要原因。同时,由于中国的钢铁产业集中度比发达国家低,大中型钢铁企业超过1500家,这种分散、各自的决策,客观上导致了产能过剩的情况。 二、钢铁企业去产能 二、钢铁企业去产能 中国钢铁产量一直伴随着中国经济高速增长。上世纪90年代末,我国城镇化和工业化的步伐加快带动钢铁需求增加, 1980年,中国粗钢产量仅为3712万吨,分别是日本和美国的1/3和1/3略强。 2000年以后随着住房政策的改革,商业地产迅速发展,并且在“三驾马车”的思想带动下,固定资产投资出现大幅增加,2001-2008年我国粗钢年产量始终保持在20%左右的幅度高速增加,短短8年粗钢产量增加到5亿吨。2013年中国以7.79亿吨的粗钢产量位居世界第一,占全球粗钢产量的48.5%,而中国2013年不锈钢产量也达到约1800万吨,占全球总产量的48.3%。 二、钢铁企业去产能 中国钢材消费增长主要是由国内需求支撑,特别是建筑业。从建筑、机械、汽车、造船、铁道、石油、家电、集装箱等八大用钢行业来看,建筑用钢是最大的钢材消费行业,以总建筑规模每年20亿平方米左右,按平均直接消耗钢材每平方米50公斤计,每年需要钢材1亿吨。其次是机械,这八大行业用钢消费量基本占全国钢材消费量的70%以上。八大行业2005年应用钢材2.13亿吨,2010年需用钢材2.61亿吨 二、钢铁企业去产能 钢铁的需求量和产量并不是对等的,2008年之后,粗钢产量并没有因金融危机的影响而下滑,增速仅在2008年下滑到2.8%之后再度回升到10%以上,且由于基数的增加,绝对量的增幅实际上远超金融危机之前。 2015年全球钢铁需求量2015年减少1.7%,2015年中国钢材需求量同比下降4.8%,未来无论钢材需求量还是粗钢产量都将持续往下走,中国钢铁业将进入减量发展阶段。 二、钢铁企业去产能 二、钢铁企业去产能 产能增加带来的直接后果是产能利用率的大幅下降,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全年粗钢产量为8.23亿吨,较2008年的4.89亿吨增加了68.3%,产能利用率则由2008年的86.5%下降至2014年的79.1%,尽管中央和行业内部不断呼吁化解过剩产能过剩,但实际上却陷入越减越多的怪圈,根本原因就是地方政府在对行业的行政干预中依然是基于需求管理的思路,由此可见,供给侧管理被中央的采用对于破解钢铁产业的出清障碍或许会起到根本性的作用。 二、钢铁企业去产能 对于我国钢铁工业产能过剩的形成原因,产业界及学界都进行过大量的分析,从经济层面来说低端产品重复建设以及低集中度是直接原因,但涉及如此大范围的供需错配,根本原因是凯恩斯主义需求侧管理的缺陷所引起。从理论特征上来看,需求侧管理主张的是采用扩张性的经济政策,通过增加需求来促进经济增长,即扩大政府开支,实行财政赤字,刺激经济维持繁荣。而我们通过对国内产能过剩原因的分析也不能看出其中的联系。 二、钢铁企业去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