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讲摩擦与润滑汇总.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润滑剂 压力加工中采用润滑剂能起到防粘减摩以及减少工模具磨损的作用,而不同润滑剂所起的效果不同。因此,正确选用润滑剂,可显著降低摩擦系数。常用金属及合金在不同加工条件下的摩擦系数可查有关加工手册(或实际测量)。 * * 4.4 测定摩擦系数的方法 夹钳轧制法 楔形件压缩法 圆环镦粗法 轧制力矩法 * * 圆环镦粗法 * * h, mm d, mm * * 4.5 塑性加工的工艺润滑 润滑的目的 对润滑剂的要求 润滑机理 润滑剂的选择 润滑方法的改进 * * 润滑的目的 降低金属变形时的能耗 提高制品质量 减少工模具磨损,延长工具使用寿命 * * 对润滑剂的要求 应有良好的耐压性能 有良好的耐热性 有冷却模具的作用 无腐蚀作用 无毒 使用、清理方便,价格便宜 * * 润滑机理 流体力学原理 * * 吸附机制 金属塑性加工用润滑剂从本质上可分为不含有表面活性物质(如各类矿物油)和含有表面活性物质(如动、植物油,添加剂等)两大类。这些润滑剂中的极性或非极性分子对金属表面都具有吸附能力,并且通过吸附作用在金属表面形成油膜。 * * 润滑剂的选择 液体润滑剂 矿物油(非极性)、动植物油(极性)、乳液(油包水或水包油等) 固体润滑剂 石墨(500℃)、二硫化钼(350℃)、肥皂、氮化硼(900℃)等 液-固体润滑剂 把固体润滑粉末悬浮在润滑油或工作油中,构成乳液 熔体润滑剂 玻璃(500~2000℃) * * 润滑方法的改进 流体润滑 * * 改变工具形状 * * 工件表面处理 表面磷化处理+皂化 表面氧化处理 表面镀层 * * 磷化处理的具体工艺如下: 1.化学去油(氢氧化钠NaOH 60~100g/L,碳酸钠Na2CO3 60~80g/L,磷酸钠Na3PO4 25~80g/L,水玻璃Na2SiO3 10~15g/L,处理温度≥85℃,处理时间15~25min); 2.流动冷水洗; 3.酸洗(硫酸H2SO4 120~180g/L,氯化钠NaCl 8~10g/L,处理温度65~75℃,处理时间5~10 min?); 4.流动冷水洗,是为了防止吸附在毛坯表面的酸洗液带入下道磷化液中,影响磷化效果; 5.热水洗,为磷化处理预热; 6.磷化处理; 7.流动冷水洗; 8.中和处理,采用氢氧化钠溶液对毛坯磷酸盐薄膜上附着的酸性物质进行中和,防止残留的磷酸对润滑液产生不良影响,保证润滑质量。 磷化处理的配方有多种,以下配方是较常用的一种: 氧化锌(ZnO)9g/L,磷酸(H3PO4)23mg/L,水(H2O)1L。 该配方的总酸度为16~20点,游离酸度为2.5~4.5点,温度为85~95℃,处理时间为30~40min。 人有了知识,就会具备各种分析能力, 明辨是非的能力。 所以我们要勤恳读书,广泛阅读, 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 ”通过阅读科技书籍,我们能丰富知识, 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我们能提高文学鉴赏水平, 培养文学情趣; 通过阅读报刊,我们能增长见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有许多书籍还能培养我们的道德情操, 给我们巨大的精神力量, 鼓舞我们前进。 * Lesson 12 材料成形原理C Principle of Material Forming C 第十二讲 Lesson Twelve 李振红 Li Zhenhong PhoneE-Mail: hflzh@ 南京工程学院材料工程系 Department of Material Science and Engneering Nan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 * 第四章 塑性加工中的摩擦与润滑 主要内容 Main Content 金属塑性加工时摩擦的特点及作用 塑性加工中摩擦的分类及机理 摩擦系数及其影响因素 测定摩擦系数的方法 塑性加工的工艺润滑 * * 4.1 金属塑性加工时摩擦的特点及作用 金属塑性加工时摩擦的特点: (1)是在高压下产生的摩擦 (2)是在较高温度下的摩擦 (3)不断增加新的接触表面 (4)摩擦副(金属与工具)的性质相差大 (5)伴有金属的流动 (6)实际接触面积大 * * 在高压下产生的摩擦 塑性成形时接触表面上的单位压力很大,一般热加工时面压力为100~500MPa,冷加工时可高达2500~3000MPa。但是,机器轴承中,接触面压力通常只有20~40MPa。 如此高的接触面压力使润滑剂难以带入或容易从变形区挤出,使润滑困难及润滑方法特殊。 * * 较高温度下的摩

文档评论(0)

50299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