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研究(从唐诗到宋诗).ppt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从唐诗到宋诗 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第十四章引贝特森语:“我的论点是,一首诗中的时代特征不应去诗人那儿寻找,而应去诗的语言中寻找,我相信,真正的诗歌史是语言的变化史,诗歌正是从这种不断变化的语言中产生的。” 一、从古诗到律诗——历史的追溯: 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童烹鲤鱼,中有尺素书。长跪读素书,书中竟何如?上言长相思,下言加餐饭。—— 《饮马长城窟行》 明谢榛《四溟诗话》卷三:“平平道出,且无用功字面,若秀才对朋友说家常话”。 《诗经·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王维《山居秋暝》: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杜甫《衡州送李大夫七丈赴广州》:日月笼中鸟,乾坤水上萍。 成皋王传易及子玄易问作诗有“缩银法”,何如?予因举李建勋诗“未有一夜梦,不归千里家”,此联字繁辞拙,能为一句,即缩银法也。限以米香。香及半,玄易曰:“归梦无虚夜。”香几尽,传易曰:“夜夜乡山梦寐中。”…翌日,传易复问余曰:“昨所谈建勋之作,句稳意切,莫辨其疵,无乃虚字多邪?”予曰:“晚唐人多用虚字,若司空曙‘以我独沉久,愧君相见频’,戴叔伦‘此别又万里,少年能几时’;张籍‘旅泊今已远,此行殊未归’,马戴‘此境可长往,浮生自不能’,此皆一句一意,虽瘦而健,虽粗而雅。盖建勋两句一意,则流於议论,乃书生讲章,未尝有一夜之梦而不归乎千里之家也。 (谢榛《四溟诗话》卷三) 《升庵诗话》卷十一谓晚唐诗: 不过五言律,更无古体。五言律起、结皆平平,前联十字一串带过,后联谓之颈联,极其用工,……惟搜眼前景而深刻思之,所谓‘吟成五个字,拈断数茎须’也。余尝笑之,彼之视诗道也狭矣。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五十引《蔡宽夫诗话》:唐末五代,俗流以诗自名者,多好妄立格法,取前人诗句为例,议论蜂出,甚有‘狮子跳掷’、‘毒龙顾尾’等势,览之每使人拊掌不已。大抵即宗贾岛辈,谓之‘贾岛格’。 二、宋诗的特点: 借用罗曼·雅各布森《语言学与诗学》的理论,把诗歌语言按照它与它涉及的“我”(说话者)、“你”(听话者)、“它”(内容或事物)三个方面的不同“焦距”进行功能分类。当诗歌语言功能焦距集中在“我”与“你”之间时,其目的在于沟通“我”与“你”之间的信息交流。当然,如更偏重于“我”,诗歌的语言功能偏向于抒发自我的感情;如更偏向于“你”,诗歌的语言功能偏向于告诉“你”某件事情或意义。无论怎样,都侧重于沟通“我”与“你”之间的信息渠道,把情感或意义传递给对方,因此,情感或意义传达的明白无误是至关重要的,它使诗歌语言趋向于约定俗成的规范,以便使信息传达的线路畅通无阻。而当诗歌语言的焦距集中于“我”与“它”之间时,诗歌语言便无需顾及交流的畅通与否,而只关心描摹“我”内心中所感觉到的内容或事物,因此,诗歌语言的目的只在于表现“我”感觉中的那个世界。由于它既关心“我”如何说、也不关心“你”如何听,因此,它往往肆无忌惮地破坏习惯的语言规范,诗歌就好象作者的喃喃自语或内心独白。唐代近体诗往往比较偏重于后一种“表现功能”,它既不同于宣泄“我”之感情的典型的抒情诗,也区别于告诉“你”某件事情或意义的叙事诗或说理诗。 清吴乔《围炉诗话》卷一:“唐人作诗,惟适己意,不索人知其意,亦不索人人说好,………盖人心隐曲处不能已于言,又不欲明告于人,故发于吟咏。” 清吴乔《围炉诗话》卷一:“宋人作诗,欲人人知其意,故多直达。” 叶适《王椒诗序》云:“争妍斗巧,极外物之意态,唐人之所长也;反求于内,不足于定其志之所止,唐人所短也。” 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 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 明谢榛《四溟诗话》卷四:“凡多用虚字便是‘讲’,‘讲’则宋调之根。” 清贺裳《载酒园诗话》:“宋人诗文,皆至庐陵而一变,有功于文,有罪于诗”。“诗至庐陵,真是一厄,……开后人无数恶习”。 三、以文为诗溯源: “幸不折来伤岁暮,若为看去乱乡愁” “秋水才深四五尺,野航恰受两三人” “杖藜叹世者谁焉,泣血迸空回白头” (以上杜甫律诗诗) “古人称逝矣,吾道卜终焉” “去矣英雄事,荒哉割据心” (以上杜甫古诗) “破屋数间而已矣” “不从面诛未晚耳” “忽忽乎余未知生之为乐也” (以上韩愈诗) 明谢榛《四溟诗话》卷四:“凡多用虚字便是‘讲’,‘讲’则宋调之根。” 叶燮《原诗》内篇上:“韩愈为唐诗一大变,其力大,其思雄,崛起特为鼻祖。宋之苏(舜钦)、梅(尧臣)、欧(阳休)、苏(轼)、王(安石)、黄(庭坚),皆(韩)愈为之发其端,可谓极盛 。” 第四节、周邦彦 一、生平: 倾向变法派;性格耿直 二、创作:——注重思索安排,以思力入胜 1.内容: (1)羁旅行役: (2)咏物: 2.艺术: (1)章法——跳跃

文档评论(0)

junjun3747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