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诉讼时效制度的价值基础与规范表达.PDF

  1. 1、本文档共3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诉讼时效制度的价值基础与规范表达

中外法学 Pekin Universit LawJournal g y , ( ) Vol.29 No.32017pp.702-735 诉讼时效制度的价值基础 与规范表达 《 》 民法总则 第九章评释 朱晓喆* 《 》 , 摘 要 本文通过分析我国 民法总则 诉讼时效制度的价值理由和相应的法律规范 评 《 》 。 、 估 民法总则 第九章的立法技术 我国诉讼时效制度具有督促权利人行使权利 保护债务人 、 。 , , 免于举证困难 避免无益的诉讼和节约司法成本的价值基础 首先 诉讼时效的期间和起算 。 , , 兼顾权利人的保护与债务人的举证困难 其次 基于不同基础关系而发生的请求权 值得保护 , 。 , , 的程度不尽相同 在诉讼时效方面应体现其差异 再次 诉讼时效障碍事由及其后果 反映法 。 律对于权利人与义务人之间在时效利益方面的分配状况 我国现行法对于诉讼时效障碍事由 。 , “ ”, 的认定宽松 最后 诉讼时效届满后的法律效果采 抗辩权发生说 体现权利人与义务人之间 的利益动态平衡。 关键词 民法总则 诉讼时效 价值理由 法律规范 立法技术 、 一 问题设定与研究方法 《 》 年 月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 2017 3 15 ( 《 》)。 , “ ” , 以下简称 民法总则 其中 第九章 诉讼时效 有 个条文规定 内容涉及诉讼时效的期 12 。 “ 、 * 上海财经大学法学院教授 本文系 2014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 中国民法重述 民法典编纂 ”( ) 。 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制度的完善研究 编号 14ZDC018研究成果 · · 702 北大法律信息网/ 北大法宝/ 诉讼时效制度的价值基础与规范表达 ( — )、 ( — )、 间和起算 第 188 1

文档评论(0)

ldj21532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