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第3节:按摩的具体应用(11年下期).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3)上肢常用穴位 穴名 定位 主治 肩髃 肱骨大结节与肩峰之间。肩前呈现凹陷处 上肢功能障碍、肩周炎 肩贞 后侧腋缘上1寸处 肩周炎、肩臂酸痛 曲池 半屈肘,肘横纹尽头与肱骨外上髁之间 肩臂痛、发热、过敏 扭伤 屈肘,掌心向内曲池向腕部下3寸 急性腰扭伤 外关 腕掌侧横纹上2 寸,桡、尺骨之间 腕臂痛,落枕、头痛 内关 腕背侧横纹上2寸,掌 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昏迷,胸痛、肘腕指痛 列缺 在桡骨茎突的上方,腕横纹上1.5寸 头痛颈痛、腕部损伤 合谷 第1、2掌骨之间靠近第2掌骨中点 牙痛、上肢痛、头痛 后溪 握拳第5 掌骨头后,掌横纹尽头处 头痛、颈痛腕部损伤 十宣 十指尖端,距指甲约1 分处 中暑、休克 合谷——1、2掌 骨之间靠近2掌 骨体的中点 主治:牙痛、上肢痛 头痛 曲池—— 半屈肘,肘横纹尽 头与肱骨外上髁之间 主治: 肩臂痛、发热、过敏 外关——腕背侧 横纹上2寸,桡、尺骨 之间 主治:腕臂痛、落枕、 头痛 十宣——十指尖端, 距指甲约1分处 主治:中暑、休克 内关——腕掌侧横 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 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主治:昏迷、上腹痛、 胸痛、肘痛、指痛 上肢 常用穴位 上肢常用穴位 (4)下肢常用穴位 穴名 定位 主治 环跳 股骨大转子与骨骶裂孔连线以外13与内23交界处 腰痛髋痛坐骨神经痛 风市 股部外侧膝上7寸,立正两手下垂,中指尖到达之处 腰腿痛下肢萎缩 委中 腘窝正中,腘窝横纹中央 腰背痛膝关节痛坐骨神经痛中暑 膝眼 屈膝髌韧带两侧的凹陷 膝痛 足三里 外眼下3 寸,胫骨外侧一横指处 腹痛膝痛有强壮作用 承山 腓肠肌肌腹下人字纹处正中 腓肠肌痉挛腰痛坐骨神经痛 悬钟 外踝下3寸 踝扭伤、落枕 昆仑 外踝与跟腱连线的中点 腰痛,踝痛 太溪 内踝与跟腱之间 踝关节肿痛足跟痛腰背痛 涌泉 脚底凹陷中 中暑昏迷足底肌痉挛 涌泉——脚底 正中线前1/3与后2/3 交界处的凹陷中 主治:中暑、昏迷、 足底肌痉挛 委中—— 国窝正中横纹中央 主治: 腰背痛、坐骨神经痛、 膝关节痛、中暑 承山——腓肠肌肌腹 下方人字纹处正中 主治:腓肠肌痉挛、腰痛、 坐骨神经痛、足跟痛 足三里——外膝眼下3寸, 胫骨外侧1横指处 主治:腹痛、膝痛、 强壮作用 悬钟—— 外踝尖上3寸,腓骨后缘 主治:踝扭伤、落枕 下肢 常用穴位 要求熟悉的穴位: 头面部:百会、人中、迎香、太阳、风池 躯干部:大椎、肾俞、大肠俞、天突、中脘 上 肢:曲池、内关、外关、合谷、十宣 下 肢:委中、足三里、悬钟、昆仑、涌泉 3、选穴原则 (1)就近选穴:即在伤病的邻近部位选穴。由于穴位具有局部和邻近主治性的规律,所以治疗某一部位的疾病时,可以选用病变部位和邻近部位的有关穴位。如肩痛可选用肩髃、肩贞等穴位。肌肉拉伤取阿是穴,踝关节肿痛选太溪穴等。 (2)远道选穴:即循经络选穴,按经络的内在联系,头面、躯干疾病,可选用四肢肘、膝关节以下的穴位。例如,头面部疾病选合谷穴,腰痛、坐骨神经痛选委中和昆仑穴。 (3)对症选穴:针对某些疾病的症状选用相应穴位。例如发热选大椎穴与曲池穴,腓肠肌痉挛选承山穴,昏迷选人中、十宣、涌泉穴等。 4.穴位按摩 穴位按摩是针对穴位用点、揉、按压、推等多种手法的刺激,引起局部出现酸、麻、胀、痛或温热感觉。按摩时,可选用3~6个(对)穴位,每个穴位交替进行 按摩。手法刺激的力量要注意随时作适当调整。一般每天按摩1~2次。 在运动训练或比赛中,难免出现一些损伤现象。最为常见的运动损伤有肌肉拉伤、挫伤、关节韧带扭伤等,采用按摩治疗有明显的效果。一般伤后24 h内不按摩,但可在伤处周围做轻推、轻揉,还可在伤处较远的上下端取穴按摩。用强刺激手法点穴,使伤处疼痛减轻,达到止痛的目的。受伤48 h之后,可从损伤周围逐渐向伤处按摩,按摩手法应从轻到重,按摩时间约15—20 min。 四、伤科按摩 伤科按摩主要是根据损伤的病理,选用有针对性的按摩手法,以达到治愈 伤病的目的。 伤科按摩的过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按摩时间一般掌握在15—25 min)。 准备阶段 目的是舒筋活络,宣通气血,麻醉止疼。准备手法常用推法、擦法、点穴。所用时间约占整个按摩时间的2/10。 治疗阶段 目的是针对病理进行治疗。治疗手法常用活血散淤、消肿止疼。 用推法、揉捏法、擦法疏通狭窄、剥离粘连。用揉法、分筋、刮法顺筋 正骨,整形复位。用理筋、按压、运拉。所用时间约占整个按摩时间的

文档评论(0)

50299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