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本土化研究浅述.ppt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传播学本土化研究浅述

传播学本土化研究浅述 张冰 一、什么是传播学的本土化? 传播学的本土化研究,“就是通过大量挖掘中国文化(包括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中间关于传播方面的财富,促进传播学的发展,最终创造出集东西方文化精华之大成的传播学”,就是扎根中国传播实践的土壤,吸收中国传播实践的特有优势和资源,发展出具有世界竞争力的中国的传播理论。 关键:有没有“中国社会传播理论”的问题 二、为什么要把传播学本土化? (一)西方传播理论体系的发展是建立在西方国家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基础之上的,他们的经济政治发达,他们的研究环境与我们有着很大的不同,于是,既有传播学理论能否应用于我们国家的传播实际就成了个问题; (二)中国五千年传统文化中的传播现象和传播智慧等待学者发掘;。 (三)传播学本土化研究的建立,也对我国其他的社会学科的本土化起到促进的作用 三、传播学本土化的目的是什么? 传播学研究中国化的倡导者余也鲁教授(1978年)的回答是:为了“从中国的历史中找寻到许多传的理论与实际,用来充实、光大今天传学的领域”,“让中国文化里头潜藏的一面,可以在大家的努力耕耘下,得到发扬”。 另一位倡导者徐佳士教授(1993)认为,这是为了“把目光转向自己文化传统”,“探索他(我)们自己文化中关于传播的理念和智慧的库藏。” 四、传播学本土化研究的内容有哪些? 研究对象的本土化 理论的本土化 研究方法的本土化 五、当前我国传播学本土化的研究成果。 传播学本土化研究的成果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纵向的中国传播现象和传播思想的研究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果。如赖江临的《中国新闻传播史》(1978)、吴东权的《中国传播媒介发源史》(1988)、徐培汀和裘正义的《中国新闻传播学说史》(1992)、李敬一的《中国传播史》(先秦两汉卷,1996)。 六、传播学本土化的争执 研究界主要是对“是否有必要建立中国化的传播学”持有异议。 七、传播学本土化的研究中要注意的问题 (一)批判的引进国外传播学研究成果,不受制于西方传播思想。 (二)从中国的传播实际出发,总结出新的原理,概括出新的语汇,探求新的理论。 (三)多吸收国外传播研究的新方法、新观点。 参考文献: 邵培仁 《传播学本土化研究的回顾与前瞻》 陈韬文 《论华人社会传播研究中全球化与本土化的张力处理》 * * 。。。。。。。 中国人民大学张隆栋教授认为:“认真地总结我国悠久的传播事业史的传播经验、传播思想和传播理论”,“调查研究我国传播事业的现状和问题,是为了继承优秀遗产、指导传播实践。” 还有学者认为:“我们坚持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遵循系统了解、博采众长、以我为主、超越创新的原则,联系中国实际,适应中国国情,突出传播学研究的中国特色”,就是为了“能跻身于世界传播学研究之林,成为世界传播学研究中的一位强者。” “面向中国社会,立足中国社会,在建立科学理论的同时,解决我们自己现实中的问题,或从传播学的角度提出解决问题的新思路。” 在这一研究中已出版一部专著、发表近50篇论文的关绍箕教授(1997)说道:是为了“凸显中国人在传播问题上所展现的一些智慧或洞见。” 中国化研究的主将孙旭培教授(1997)写道:“传播学研究中国化的目的,通俗地说,就是通过研究中国的传播历史和现状,为传播学的丰富和发展作出贡献,使传播学不至于只是‘西方传播学’。” (2)横向的中国传播学理论和传播问题研究已经获得长足的发展。如关绍箕的《中国传播理论》(1983)、《沟通100:中国古代传播故事》(1989)、孙旭培的《华夏传播论》(1997)等。2001年底由童兵、邵培仁、戴元光等著名传播学者主持编写、复旦大学出版社陆续出版的《20世纪新闻学与传播学》丛书,对20世纪的新闻传播学研究做出了归纳和总结。 (3)从中国具体国情和传播实际出发所进行本土化研究蓬勃发展。如李彬的《传播学引论》(1993)、张国良的《现代大众传播学》(1998)、郭庆光的《传播学教程》(1999)、邵培仁的《传播学》(2000)。这些著作以中国文化为背景,以中国国情为坐标,“上下联通、古今并用”,具有开拓性的意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magu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4000711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