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思善想-学习选取立论的角度.ppt

  1. 1、本文档共3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议论文的写作 高一语文组 张国钦 议论文的 三要素 论点 论据 论证 立论 驳论 论证方式 议论文的论点,是作者对所论问题的 见解和主张。 书面上表现为一个陈述性的判断句。 论点:写作者观点。 论据:是证明论点的材料。 事实论据:包括有代表性的确凿的事例、史实以及统计数据等。 道理论据:是指经过实践检验的精辟理论、名言警句、民间谚语及公认的事理等。 古人云:   “文以意为先,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 “作文,以立意为将军,转换开阖,如行军之必由将军号令。句则为其裨将,字则为其兵卒,材料则为其器械,当使兵随将转。” “即使同是一个蛋,只要换一个角度看它,形状便立即不同了。”难怪苏东坡也说:“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我们的议论文写作也是这样,所以要学会选取立论的角度。 达·芬奇的老师佛罗基尔说: 图一 同一幅图,为什么同学们看到 的内容不同? 如何立论? 阅读下列一则材料,我们从哪些方面提炼观点? 动物园里来了一位哲学教授,向动物们传授哲学。哲学教授讲了好多空洞的理论,接着说:“任何事物都必须从基础做起,就如任何建筑都必须从底层做起。”有一只青蛙听得不耐烦了,就向教授发问:“请问教授,真的所有建筑都必须从底层做起吗?”哲学教授瞄了青蛙一眼:“当然!井底之蛙!”青蛙反击说:“正因为是井底之蛙,我才问你——难道打井也从底层做起吗?”哲学教授哑口无言。动物们纷纷说:“是啊,即使是井底之蛙,他也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何况不是呢?” 第一步:找出材料中的陈述对象 这则材料陈述对象有: 1、教授 2、青蛙 3、动物们 第二步: 找出陈述对象在事件中所产生的结果。 1、教授最后被青蛙反驳得哑口无言。 2、青蛙把教授给驳倒了。 3、动物们反驳教授。 第三步:由果及因,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结果,在此基础上正面提出中心论点。 1、教授被驳得哑口无言是因为: (1)理论与实践脱离 得出:理论要与实践相结合。 (2)具体问题不能具体分析 得出:学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3)说话过于绝对 得出:学会全面分析问题或说话不能过于绝对。 2、青蛙把教授给驳倒了是因为 (1)勇于质疑。(2)敢于挑战权威。 3、动物们反驳教授是因为: 教授只信自己,小看他人。得出:要看到别人的长处。 1、一个事物或材料,至少可以从“正面”(肯定)和“反面”(否定)两个角度去审视; 根据刚才同学们讨论的情况思考一下:对一个事物或材料作多角度思考主要有哪些角度呢? 2、多人或多物的材料,有几“人”或几“物” (对象) 就有几个审视角度; 3、一事多“因”的材料,有几“因”,就有几个审视角度; 4、一个事件,针对不同的背景、写作目的,审视的角度就不同。 a.虎有勇猛的一面,所谓“虎虎有生气”,也有凶恶的一面,所谓“苛政猛于虎”。 b.蚕有其无私的一面(春蚕到死丝方尽),也 有其自我束缚的一面(作茧自缚)。 c.哭本是痛楚的表现,所谓“欲哭无泪”,但是也有高兴的一面,所谓“出嫁闺女哭是笑” d.秋有人见“秋天万里净,山暮澄江空”的明丽,也有人见“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的凄婉 。 说说下列事物的两面性 a.虎 b.蚕 c.哭 d.秋    卖马人牵着一匹千里马到集市上出售,连续三天无人问津,于是向伯乐求助。伯乐围着马转了几圈,一言未发,离开时又数次回头看这匹马。马随即被人买走,价格是原来的十倍。 课堂练习:从故事中提炼一个观点。 1.卖马人:善于利用名人效应。 2.买马人:盲目崇拜名人 。 3.伯 乐:相马有术。 名人应谨言慎行 4.千里马:要学会宣传与包装。 何谓最佳角度 1、观点要准确、鲜明——符合题目或训练的要求,能触及题目或材料主旨。 2、切口要小——便于准确把握题目,展开议论; 3、思想要新——所发议论不同凡响,给人以新的 启示; 4、针对性要强——容易说得中肯,有说服力,增 强现实意义。 5、写作要方便———最适合自己的角度(文体、 表达、自己积累材料最多的) 一只蚂蚁想往玻璃墙上爬,可一次次都失败掉了下来,可它依然执著地往上爬。一个人看到后,感慨地说:“多伟大的蚂蚁,失败了毫不妥协,继续向目标前进。”另一个人看到后也感叹地说:“多么可怜的蚂蚁,太盲目了,假如它改变一下方式也许很快就到达目的地。” 阅读下面的材料,请提炼出一个观点

文档评论(0)

junjun3747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