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化学与哲学.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11章化学与哲学

第十一章 化学与哲学 教学目的: 熟悉元素说、原子论、分子论;熟悉燃烧反应和自组织化学反应。了解物质的化学结构知识。 教学重点: 自组织化学反应。 教学难点: 自组织化学反应。 第一节 化学组成 一、元素说 元素说是人类认识物质组成过程中最早提出的学说,是化学组成理论的基石,也是哲学探讨的重要课题。 古希腊哲学家Thales认为水生万物,万物统一于水。古代中国哲学家提出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认为万物统一于五行,即五种元素。此后,古希腊哲学家Empedocles也提出了类似的“四元素”说。 17世纪中叶,英国化学家 Boyle R继承了古代元素思想,并依靠化学实验研究了组成物质的元素。从而第一次提出了具有科学性质的元素概念。这也是化学科学中出现的第一个化学基本概念,并成为近代化学科学诞生的标志。 到19世纪末,已经发现了79种化学元素。其间,在19世纪中叶,俄罗斯化学家Mendeleev又把看来似乎是互不相干的化学元素,依照原子量的变化联系起来,发现了自然界的重要基本定律——化学元素周期律,从而把化学元素及其相关知识纳入到一个严整的自然序列规律之中,既提高了人们学习、掌握化学知识的效率,又从理论上指导了化学元素的发现工作。 到20世纪40年代,人们已经发现了自然界存在的全部92种化学元素。与此同时,人们又开始用粒子高能加速器来人工制造化学元素。这样到1996年已发现的元素总数达到114种。 二、原子分子论 原子论?古希腊哲学家Leucippus和他的学生Demokritos。他们认为,万物都是以间断的、不可分的微粒即原子构成的,原子的结合和分离是万物变化的根本原因,而不是理念或精神,从而有力地批驳了唯心主义哲学。 19世纪初,英国化学家Dalton J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近代科学原子论。他首先研究了气体的性质,认为气体的扩散性、渗透性和压缩性表明了原子微粒的存在。随后又根据当量定律、定比定律等表现的构成物质的元素质量非连续性、跳跃性变化的经验事实,进一步意识到了具有间断性微粒原子的存在。然后他又实现了一件惊人的创举,以氢原子的质量为标准,测定了不可见的、微小的原子的相对质量,即原子量,从而为原子微粒第一次提供一个能用数量表达的性质,能用实验方法检验出来的特征,为科学原子论的确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由此他认为,元素是以原子微粒的方式构成的。化学反应的实质不过是原子间的重新组合。这样,Dalton J就把古代哲学的原子论发展成为近代科学的原子论,促进了化学和哲学的发展。其具体作用主要是: 分子论? 1811年,意大利化学家 Avogadro A根据气体反应体积简比关系定律,即“同温同压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气体体积互成简单整数比”的经验事实,大胆预言了原子复合体——分子——的存在,提出了著名的阿伏加德罗分子假说。他认为,包含在一个单位体积内的气体物质,并不是独立的原子,而是由原子构成的复合体,即分子。然而由于当时还缺乏更直接的实验证明而未被承认,直到半个世纪后的19世纪中叶才被确认,从分子假说提升为分子论。 第二节 化学结构 一、局部的有机物结构 19世纪中叶,在原子分子论建立以后,一些物质的分子式也逐步明确。这样,分子内原子间是怎样结合的问题也就成为化学家关注的焦点,从而开展了化学结构研究。这首先是从有机物结构开始的。 1861年,俄国化学家БyTΛepoB A M综合了当时化学家在原子价、碳四价说、碳链说等理论成果的基础上,形成了有机物结构学说。他指出,分子的性质不仅仅取决于其化学组成即原子的种类和数目,而且也取决于其化学结构即原子的结合顺序,从而首次强调了化学结构概念。他还指出,有机物的化学性质与化学结构存在着一定的依赖关系,因此人们可以依据分子的化学结构推测分子的化学性质。反之,也可以依据分子的化学性质推测分子的化学结构,从而肯定了化学结构的可知性和化学性质的可预见性。这一学说的提出,阐明了化学现象与本质、化学功能与结构、宏观表现与微观结构间的内在联系,促进了化学理论与合成技术的发展。 1858年同时,德国化学家Kekulé F A着手研究了当时作为化学工业的重要原料的煤焦油中苯的结构。化学家感到苯的性质很难用碳链结构说给予说明,成了困扰当时化学家的难题。为此Kekulé进行了不懈的探索。他先后提出了苯中6个碳原子距离更短、存在重键、香肠型结构等尝试性看法。直到1864年冬,他终于悟出碳链两端相连成环的道理,发现了苯结构的关键,提出了6个碳原子以单双键交替结合成环的结构,解决了有机物结构的一大难题。令人感兴趣的是,他的发现是在梦中意识到的:似乎看见了碳原子组成的长链像蛇一样盘绕旋转,忽然看见有一条蛇衔起了自己的尾巴,他像被电击一样猛醒过来,立即思考并写出了第一个苯环结构式。这一发现,使一系列芳香族有机物的结构问题迎刃而解,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