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肥料须知概要1.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新型肥料须知概要1

新型肥料 原创?2016-02-29?导报团队?农资导报农技专家 导读 “新型肥料应该是以提供营养、提高作物产量、改善农产品品质、保护耕地土壤生态环境、实现节本增效为最终目的,重点研究能增强抗逆性、提高肥料利用率、有利于农作物健康生长、增强土壤自净能力的产品。”2月26日,在合肥召开的《2016年安徽省化肥工业协会年会》上,安徽省资深肥料专家胡芹远对新型肥料市场的现状与发展方向做了详细分析,他用“品种繁多,优劣参半”来形容当前我国的新型肥料市场。 ?????????目前,我国的肥料市场除常规单质氮磷钾、复混(复合)肥料、掺混肥料、有机肥料、有机无机复混肥料、水溶肥料、微生物肥料外,各种新型肥料纷纷登场,如各种功能的微生物肥料、缓控释(失)肥料、增值肥料等等。除了品种繁多,原料也更广泛,如复混肥料类,除含氮磷钾外,还添加各种中微量元素、氨基酸、腐植酸、增效剂;有机肥料类可以是各种人畜粪尿、农作物秸秆、各种饼粕、酒糟、中药渣等等。然而,这些品种和原料的纷杂也造成了肥料市场价格持续走低,质量合格率低,肥效不尽人意,肥害纠纷屡发。 新型肥料市场存在哪些问题呢? 产能过剩,同质化严重 以全国尿素为例,2015年产能9000万吨(不包括进出口和工业用),全国耕地面积18亿亩,按平均复种指数200%计算,每亩可供尿素25公斤。还有碳铵、硫铵等其他氮肥,还要加上磷钾肥、有机肥、有机无机复混肥料和各种水溶肥料,每年还要进口钾肥。种种因素造成尿素价格持续走低,土壤酸化、板结等现象严重。 对任何一个肥料产品,相关法律和标准强制规定必须标注真实的养分名称和含量,不得标注标准规定以外的成分,更不得标注根本不存在的养分来误导消费。 闭门造车,创新错位 ? ? ??只考虑课题,不考虑农业生产需求。如硫包衣容易导致土壤酸化;城市垃圾制作的肥料有重金属污染;药肥如不解决化学反应问题,会导致作物中毒;全营养和同步营养只是理论成立(在组织培养、盆栽试验、设施栽培实验室中实现);富硒肥料中的硒即可抑制癌症,吸收多了就会中毒;纳米是长度单位而不是营养等等。 配方随意,针对性差 ? ??作物需肥是有规律的,不同作物、不同的目标产量、不同土壤、不同气候、不同管理水平,要求产品配方均不同,因此,要进行测土配方施肥,平衡作物营养,根据需要选择大量、中微量元素和不同原料的有机质(酸碱度),制作相应肥料。不能根据原料价格的高低来制定配方。 偷减养分现象严重,品牌意识不强 在产能严重过剩、同质化现象普遍的现状下,不少企业把品牌效益放在脑后,过分追逐利润,偷减养分。农业部连续2年全国抽检,均有相当比例的大型肥料企业赫然在榜。 ? 除了这些肥料市场的共性问题外,下面这几条问题和咱们农民消费者正确选购新型肥料密切相关哦! 标识混乱,难辨真假 ? ??有的多标不存在的养分(如固氮因子、纳米、有的虚标荣誉(某某奖、发明专利、美国技术、领导或科学家题词等)、有的夸大效果。 小编举几个常见例子,大家随意感受下…… (“小麦返青肥”只代表肥料的作用,不是具体肥料产品名称,养分标注也不符合现有国家或行业标准) ? (稀土因具有放射性,不符合国家肥料产业政策) (现有关于氮肥的国家标准规定不得标注中微量元素) ? (未说明是何产品,未标注养分含量) 炒作概念,误导消费 ? ? ??有的炒作产品概念,号称高科技新产品(多种名称的尿素、聚能、多肽、三胺、第四元素、全营养、海水提取物、冰川提取物、防治病虫害等),有的炒作营销理念(电商、土壤速测仪现场出配方、赠送物品甚至汽车等),有的吹捧高科技,有的夸大生物肥料效果,有的偷梁换柱(用氯化铵冒充高效氮肥)。 流动讲师团,索赔难度大 ? ??有的打着讲师的名义,进村入户,现场讲座,田间鉴定,高价卖假肥,售完消电话,打一枪换一个地方,造成损失找不到人赔偿。 制假售假屡发,肥害纠纷案件增多 ? ? ? ??受利益驱动,有的企业或自身、或按经销商要求、或与经销商勾结。2010年以来,安徽已发生多起因肥害造成的纠纷事件。 法律法规不完善,企业违法成本低 ? ??一个13亿人的农业大国,至今没有一部专门的肥料大法。 ? 新型肥料这么多,又这么乱,咱们农民要正确选择首先要认清新型肥料的发展趋势。这样才能不被奸商忽悠,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 会上,业内专家总结,新型肥料会朝着以下8个方向发展: 1、配方相对科学高浓度复混(复合)肥料是市场的主流。 2、掺混肥料因天生的容易分层缺点、种肥一体化需要、种植大户对肥料认识的提高,将被市场逐步淘汰。 3、具有抑制作物病害、防治设施栽培条件下的土壤次生盐渍化、防治连作重茬障碍的微生物肥料及生物有机肥将会成为市场追捧的热点。 4、土壤调理剂特别是酸性土壤调理剂未来几年会给企业带来可观的利润,但要求必须有实实在在的效果。土壤修复剂只能

文档评论(0)

yaoce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