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法规学习内容.ppt

  1. 1、本文档共2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电力法规学习内容

拓疼惠唬捧莱现痕奠谆辟府粟瞻臭蜒烟骆渭摈经跟屹争羽藕赖怒菊者太洲电力法规学习内容电力法规学习内容;山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电力法律法规学习内容;法律基础知识;一、中国法律体系的基本框架;1.宪法 2.法律(基本法、一般法) 3.行政法规 4.地方性法规 5.自治法规(自治条例、单行条例) 6.行政规章 7.特别行政区法 8.国际条约 9.军事法规和军事规章 ;1.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大及常委 2.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市的人大及常委 3.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人大及常委 ; 法律形式 ;(二)我国法律部门的划分 根据法律所调整的社会关系不同,以及调整方法的不同,可以把我国法律体系划分为以下主要的法律部门。 1.宪法部门 6.科教文卫法部门 2.行政法部门 7.资源环境保护法部门 3.民商法部门 8.刑法部门 4.经济法部门 9.诉讼法部门 5.劳动法部门 10.军事法部门 ;二、电力法规体系的构成;(二)电力法规体系的构成 1.电力法是我国电力法规体系的核心部分 1995年12月28日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十七次会议通过,1996年4月1日开始实施。 2.配套的行政法规搭建起了中国电力法规体系的主要支撑部分,并以发挥巨大作用。 3.电力行政规章由电力行政主管理部门制定实施了一大批,标志着全方位、多层次的电力法规体系全面搭建起来。 4.地方性电力法规和政府规章纷纷出台,是我国电力法规体系中最具活力的重要部分。例:政府规章 《山西省预防和查处窃电行为办法》2005年7月;;三、民事法律行为;(二)民事法律行为的成立条件 1.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这是主体资格要件 2.行为人意思表示真实。 3.行为不违反法律或者社会公共利益 (三)民事法律行为的特征 1.应是民事主体实施的以发生法律后果为目的的行为。 2.应是以意思表示为构成要素的行为。 3.应是合法行为。;(四)民事法律行为的形式 民事法律行为可以采用下列形式: (1)书面形式。 一般书面形式必须有当事人签名、盖章才具有法律效力; 特殊书面形式还须经过公证、鉴证、审批核准或登记后才生效。 (2)口头形式。口头形式是指采用语言的方式进行意思表示。 (3)其他形式。包括推定形式、沉默形式、视听资料;四、代理;徘页妙慌隅堵都讯汤绎驼限氛临谋砒工桌窄锅拽骨椎携抢央腐绳鹊镑酷鱼电力法规学习内容电力法规学习内容;2.代理的特征 (1)代理人必须是以被代理人的名义进行活动。 代理的这一特征使它区别于信托、行纪等行为。 (2)代理人在被代理人授权范围内独立作出意思表示。 在代理过程中,代理人根据被代理人的授权和第三人提出的条件,综合加以考虑,提出自己的主张,而不完全是被代理人的意志。这一特征可以把代理人与传达人、居间人区别开来。 (3)代理行为必须是具有法律意义的行为。 这是指代理行为能够在被代理人与第三人之间发生、变更和终止某种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 (4)代理行为产生的法律后果直接由被代理人承受。;(二)代理的种类 1.委托代理 委托代理是代理人根据被代理人的授权委托行为所产生的代理。 委托代理的基础是合同关系、职务关系、合伙关系。代理权基于授权产生。 2.法定代理 法定代理是指直接根据法律的规定而产生的代理。代理的权限范围也由法律直接规定。法定代理主要是为无行为能力人和限制行为能力人所设立的代理方式。 3.指定代理 指定代理是指根据指定单位或人民法院的指定而产生的代理。;五、民事权利、民事义务、民事责任; (二)民事义务 是法律规定的,或者是在不违反法律规定的前提下,由当事人协商决定的。 可做以下分类: 1.法定义务和约定义务 2.积极义务和消极义务 ;(三)民事责任 概念:是公民或法人违反民事义务,侵犯他人合法权益,依照民法所应承担的民事法律责任。 特征主要有:民事责任是行为人违反民事义务而承担的法律责任;民事责任主要是财产责任、补偿责任;可协商解决;民事责任是一种以国家强制力为保障的独立的法律责任,可不必借助于国家机关对法律的适用而实现;违反合同的民事责任 1.违反合同的概念 违反合同是指合同当事人没有履行或者没有适当地履行自己依照合同应履行的合同义务。 2.违反合同的形式 违反合同的形式主要有三种:全部不履行;不适当履行;迟延履行。 3.承担违反合同的民事责任的条件是: (1)行为人有不履行或不适当履行合同的行为,即没有按照合同条款规定的要求履行合同。 (2)有损害事实,并且损害后果确系因上述违反合同的行为所造成。 (3)违

文档评论(0)

f8r9t5c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0005407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