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刑事诉讼法概述新介绍.ppt

  1.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刑事诉讼法学课件 主讲老师:余为青 时间:2014年2月 第一章 刑事诉讼法概述 本章主要内容: 一、 刑事诉讼法的概念 二、 刑事诉讼法的制定目的和任务 三、 刑事诉讼的历史类型 四、 刑事诉讼法的基本理念 第一节 刑事诉讼法的概念 一、诉 讼 (一)古代词义 在我国古代,“诉”与“讼”是分开使用的,二者含义不同。“诉”指刑事案件,“讼”指民事案件,有所谓“诉者,谓有冤抑之事而陈告也;讼者,谓有争论之事而陈告也”的说法。另外一种说法是:“争罪曰狱,争财曰讼“(见《周礼·秋官·大司寇》一书)。这里的“狱”指刑事案件,“讼”指民事案件。当时把审理刑事案件称为“折狱”,把审理民事案件称为“听讼”。在西汉和西汉之前的时代,多用“讼”。“诉讼”一词合用的书面记载,最早见于元代的《大元通制》,其中有一篇,即第十三篇的篇名以“诉讼”命名。 从字面上看,“诉”=“言”+“斥”,指提出或者发出排斥对方的言论,即控诉、告发、控告对方;“讼”=“言”+“公” ,指彼此将各执一理而相持不下的争辩、纠纷等提交公共权力机构,以求得公平、公正的裁断。 (二)现代词义 二、刑事诉讼 (一)概 念 (二)特 征:见教材P2 狭义的刑事诉讼:审判中心主义——“三角”结构 广义的刑事诉讼:刑事诉讼阶段论:侦查中心主义——“线形”结构 在我国诉讼法学界关于诉讼结构的几种学说:“正三角结构”、“倒三角结构”、“线性结构”和“双重结构”等学说。 三、刑事诉讼法 (一)概念:是指规范刑事诉讼的法律。我国刑事诉讼法是指国家制定的规范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进行刑事诉讼,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参加刑事诉讼的法律。 (二)性质:刑事诉讼法属于基本法、程序法、公法、宪法适用法,人权法。 (三)渊源:宪法、刑事诉讼法典、有关法律规定、司法解释、行政法规和规章、地方性法规、国际条约。 (四)刑事诉讼法与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的异同(见教材P7-8) 四、刑事诉讼法学的研究对象 (一)刑事诉讼法律规范 (二)刑事诉讼实务 (三)刑事诉讼理论 第二节 刑事诉讼法的制定目的和任务 一、刑事诉讼法的制定目的 (一)保证刑法的正确实施,惩罚犯罪,保护人权 陈光中教授主持的《刑事诉讼法再修改专家建议稿与论证》一书主张把刑诉法第一条修改为:“为保证刑法的正确实施,惩罚犯罪,保障人权,实现司法公正,提高诉讼效率,根据宪法,制定本法。”(参见陈光中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再修改专家建议稿与论证》,中国法制出版社2006年版,第246页。)。 (二)保障国家安全和社会公共安全,维护社会秩序 二、刑事诉讼法的任务 (一)直接任务——保证准确、及时地查明犯罪事实,正确应用法律,惩罚犯罪行为,保障无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 (二)重要任务——教育公民自觉遵守法律,积极同犯罪作斗争 (三)最终任务——维护社会主义法制,尊重和保障人权,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 第三节 刑事诉讼的历史类型 一、刑事诉讼本质的历史类型 奴隶社会刑事诉讼:神示证据制度(神明裁判证据制度) 封建社会刑事诉讼:法定证据制度 资本主义刑事诉讼: 大陆法系称自由心证证据制度(内心确信证据制度); 英美法系称排除合理怀疑证据制度; 社会主义刑事诉讼:实事求是证据制度(客观验证证据制度、客观真实证据制度或据实确信证据制度)。龙宗智教授认为:我国的证明制度或模式应当是“印证证明模式”。 二、刑事诉讼形式的历史类型 刑事诉讼形式的历史类型:又称为刑事诉讼模式、刑事诉讼结构或刑事诉讼主义(P39) (一)弹劾式(或称控告式)诉讼(inquisitorial system): 个人追诉(不告不理)、控审分离、控辩对抗、法官中立、言词审判、神灵裁判。 (二)纠问式(或称审问式)诉讼(adversarial system): 控审不分,主动追究(不告也理,如宋朝尚书张咏所办的“双钉案”),秘密书面审理,原告被告都不是诉讼主体,刑讯发达(科技证据不发达,人权保障不发达)。 (三)混合式(或称折衷式)诉讼(mixed system): 大陆法系职权主义诉讼模式 英美法系当事人主义诉讼模式 日本和意大利混合式诉讼模式 发展趋势:互相借鉴 第四节 刑事诉讼法的基本理念 一、惩罚犯罪与保障人权相结合:刑事诉讼目的 (一)犯罪控制 (二)人权保障 清华大学的易延友博士曾经说过:“现在很多专家和政客都喜欢讲权衡原则。权衡来权衡去,权衡的结果几乎总是打击犯罪,而从来没有权衡出一个要把保障人权放在第一位的结果。好像我们的人权已经得到了充分保障,甚至已经保障得有点过分,所以现在应该

文档评论(0)

111211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