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行为主义的发展案例.ppt

  1. 1、本文档共13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七章 行为主义的发展 到1924年,也就是华生正式建立行为主义11年的时候,即使华生最大的敌人铁钦纳也承认行为主义已经吞噬了整个美国心理学。几乎所有的心理学家都成为行为主义者,或者至少说在方法论上,大部分心理学家都接受了行为主义。到1930年的时候,行为主义已经取得了完全的胜利。 大约从1930年开始,早期的行为主义逐渐为新行为主义所取代。早期的行为主义本身已包含不同的理论体系,新行为主义则更是一个复杂的派别。较为知名的代表人物就有三个:托尔曼、赫尔和斯金纳。这三个人物的理论体系之间存在着很大差异。但是无论如何,它们的产生都为共同的因素所制约,在理论特色上也具有某些共同的特征。 一、行为主义的演变 自华生1913年发表《行为主义心目中的心理学》一文以来,行为主义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 1.早期的行为主义,其特征是: (1)客观主义 (2)以刺激反应的术语解释心理与行为 (3)强调联结学习 (4)外周论 (5)环境决定论 2.新行为主义,时间大约从1930-1960,其特征是: (1)以学习理论的研究为核心 (2)以操作主义作为哲学基础 (3)接纳间接证实原则,即允许在可观察事实的基础上,构建理论和假设 (4)强调中介变量的研究 3.新的新行为主义。它是在认知革命的影响下,在坚持行为主义基本原则的前提下,以认知过程解释人的行为,时间大约从1960年至今,其代表人物是班图拉(Bandura,A),其特征是: (1)大胆的使用被传统行为主义所拒绝的概念,如认知、思维、表像、意识等等 (2)认为认知过程是一个积极主动的过程,对行为具有调节作用 (3)坚持可观察性原则,以行为的研究为根本点 二、新行为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 1.心理学的背景 早期的行为主义无视有机体的内部因素,把意识和心理还原为行为,又把行为分析为刺激和反应,刺激和反应最终又被归结为物理和化学的变化,这种简单化和机械化的倾向受到大部分心理学家的批评。一位著名的机能主义心理学家吴伟士提出S--R公式过于简单化,认为人的活动有两个方面:一是内驱力,二是机制。 机制是联结的结构,是原因和结果的关系、刺激和反应的关系如S--R,它是回答“怎么样”,但在机制之外,还有推动机制的原动力,这就是内驱力。它回答的是“为什么”。所以行为的研究应兼顾内在的条件,S--R应改为 S--O—R 这里的O指的是有机体。吴伟士提醒行为主义者考虑有机体内部条件。这一修改的行为公式启发了那些不满早期行为主义的简单化倾向,而又试图坚持行为主义立场的心理学家。许多新行为主义者受到这一公式的启发,从而提出“中介变量”的概念。 对于学习过程的重视是导致新行为主义产生的又一原因。美国心理学深受进化论的影响。依据进化论,每一个物种都是适应环境的产物,所以适应是心理学研究的主要课题之一。而环境的适应乃是一种学习过程,学习能力是环境适应的标志。因此,许多心理学家在这一观点的影响下把研究的重点放在学习的问题上。新行为主义者大都以学习为研究的首要课题,提出了各色各样的学习理论。这也是区别于早期行为主义的特点之一。 2.哲学背景 逻辑实证主义的间接证实原则影响了新行为主义观点的形成。早期行为主义受到实证主义观点的影响,强调直接的经验证实,即强调可观察行为的研究。 逻辑实证主义提出,在经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逻辑推理而间接证实的命题也是可以接受的。新行为主义受到这种观点的启示,以间接证实的方式探讨有机体的内部因素,提出了“中介变量”的概念。在刺激(S)和反应(R)之间加入了有机体(O)。S-R变成了S-O-R。 在哲学方面,新行为主义的兴起受到操作主义的影响。操作主义的目标是使科学语言和科学术语更客观、更精确,使科学摆脱那些“虚假问题”,即那些不能进行实际观察和物理验证的问题。 操作主义认为,任何科学发现和理论概念的效度依赖于达到那个发现的操作的效度。任何概念都只是一组操作,概念与相应的那一组操作是同义语。 操作主义的倡导者是哈佛大学物理学家布里奇曼。他曾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布里奇曼1927年出版了《现代物理学的逻辑》一书,坚持认为,概念应该得到精确的界定,任何缺乏物理参照的概念都应该被抛弃。 布里奇曼指出: 我们可以通过考察长度概念来解释这一点。当我们谈到某个物体的长度时,我们的含义是什么呢?如果我们能辨别所有物体的长度,那么我们显然就知道我们所说的长度是什么含义。对于一个物理学家来说,这就足够了。为了确定一个物体的长度,我们必须执行某种物理操作。因此,当测量长度的操作被规定了的时候,长度的概念也就固定下来了。这就是说,长度的

文档评论(0)

111211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