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水污染生态学案例.ppt

  1. 1、本文档共4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影响生物富集的因素 ①污染物浓度与富集:一般来说,水中污染物的浓度越高,生物体对污染物的积累量越多。 ②不同器官富集的差异:生物不同部位富集毒物量是不同的。 ③毒物性质与富集:毒物的性质也是决定植物体内分配差异的主要原因。 ④污染物浓度与富集系数:生物体内污染物含量与环境介质中污染物浓度呈极显著相关,但富集系数与环境中毒物浓度没有显著相关性。 * ⑤环境因子与生物富集:温度、盐度和光照等环境物理因素,能明显地影响海洋生物对污染物质的吸收和积累。 ⑥生物因素:能影响生物个体对污染物质吸收的因素很多,如年龄、体重、不同发育阶段、性别等。 ⑦食物链与生物富集: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的基本营养结构,也是污染物在生态系统迁移和转化的重要途径,而污染物能否沿着食物链积累,取决于污染物在环境中是否比较稳定的,能够被吸收的,不易被生物体在代谢过程中所分解的。 * 污染物进入水生生态系统后,直接和间接地接触各类水生生物,产生生物降解和生物积累的过程。 生物降解是指生态系中的生物能对天然的和合成的有机物质进行破坏和矿化作用的过程,主要有三个方面: ①污染物和生物体某些成分结合(络合、螯合),不再参加代谢活动,使污染物失去或减轻毒性; ②污染物在酶的作用下通过氧化、还原、水解、脱卤、芳环羟基化和异构化过程,使毒物的毒性降低,甚至彻底失去毒性; ③生物通过分泌、排泄,把毒物排出体外。 3.污染物在水生生态系统中的转化与降解 * 微生物对天然的和合成的有机化合物进行生化分解,通过矿化作用和转化作用形成无机物(碳水化合物、水、硝酸盐、磷酸盐、金属氧化物等)微生物在转化过程中能够把所有的(天然和人工的)有机物转变为基础化合物(氨基酸、嘌呤碱、嘧啶碱、细胞基础代谢循环中的基质等几十种物质),并从中得到主要的能量,这种转化称为预制代谢反应。通过转化作用改变和简化了有机物质的结构,这就是微生物的降解作用。 * 2008年7月19日上午,由共青团天津市委、市水产局和今晚经济周报联合举办的“保护母亲河”海河水生生物增殖放流仪式在海河岸边举行。此次放流活动向海河投放鲢鱼160万尾,鳙鱼140万尾,共计300万尾,对水域生态环境修复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 重金属的生物转化: 重金属污染物进入生物体后,在有关酶系统的催化作用下,改变其原来的理化性质,被称为生物转化作用。 ①汞的生物甲基化:金属汞和二价离子汞等无机汞,在微生物和其他生物的作用下,转化成甲基汞和二甲基汞。 * ②其他一些重金属的生物转化:As对人和动物的中枢神经系统、大多数高等和某些低等生物均有毒性,无机离子亚砷酸(Ⅲ)的毒性要比砷酸盐(Ⅴ)大,挥发性三甲基砷[(CH3)3As]也有毒性。 单(双)甲基砷化合物 三甲基砷化物 无机砷酸盐 二甲基砷酸盐 青霉素菌 甲烷杆菌 * 石油的生物降解: 很多水生生物都能够一定程度的降解石油烃,如藻类、水生植物、水生动物等,但主要的降解生物仍是细菌、真菌等微生物。微生物对石油烃的降解是在一系列酶的作用下完成的。 ①物理特性:液态芳烃在水烃界面时能被细菌代谢,但在固态时很难被利用。 ②化学特性:通常将石油分为饱和烃类、芳烃类、含氮、硫和氧以及沥青烯。这些组分的变化往往影响其生物降解的速率。 * ③温度:烃类的降解活动有相当宽的温度范围,从0℃以下直到70℃均能发现:温度能明显地影响烃类的降解速率。温度可以直接影响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又可以影响石油的理化性质。 ④营养盐:大多数学者认为,N和P是石油生物降解的限制因子,Floodgate提出了“氮需要量”的概念。 ⑤氧:尽管在厌氧条件下微生物也能降解烃类,但比在好氧条件下慢得多。 ⑥盐度、压力、微量元素、有机氯农药 * 有机氯农药的生物降解: ①DDT的生物降解:已有研究结果表明,微生物、藻类、浮游生物、脊椎动物和人都能不同程度地对DDT进行代谢。 ②代谢产物:DDT的主要代谢机制,是还原去氯,通过去氯DDT转化成DDD,这个机制是1963年Kallman和Andrew、用酵母进行试验首先发现的,次年,Barker也用实验证明了。 * ③水生生物对DDT的代谢: Patil于1972年从海水、水表层膜和沉积物中分离出100株微生物,经试验其中有35株微生物能够降解pp-DDT,主要产物是pp-DDD。此后,不断有实验发现一些藻类、浮游生物、水生无脊椎动物和鱼类能代谢DDT。 ④六六六的生物降解:六六六在环境中的稳定性比DDT差,较易分解。六六六在环境中被迅速地降解,主要由于微生物作用的结果。 * 污染物进入水生生态系统以后,势必参与其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存在于水生生态

文档评论(0)

111211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