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里木盆地西缘西域组的底界_时代_成因与变形过程的初步研究.pdf

塔里木盆地西缘西域组的底界_时代_成因与变形过程的初步研究.pdf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营销研究营销研究塔里木盆地西缘西域组的底界_时程的初步研究

( ) Vol. 22 Suppl. 22 增刊 :104~116 地  震  地  质 2000 年 12 月 SEISMOLO GY AND GEOLO GY Dec. , 2000 塔里木盆地西缘西域组的底界 、时代 、成因 与变形过程的初步研究 陈 杰  尹金辉  曲国胜  张克旗 (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 北京  100029) 摘  要   通过对塔里木盆地西缘代表性剖面的岩石地层和磁性地层研究 , 以多重地层划分概 念为指导 ,讨论了西域组地层的内涵 、外延及变形过程 。西域组为一套冲洪积扇相深灰色巨厚层块状 砾岩堆积 。与下伏阿图什组河流相苍棕色粉砂岩 、泥岩层呈整合接触 。西域组的顶 、底界均具有穿时 特征 ,其地质年龄在不同地点是不一致的。与阿图什组相比 ,西域组的古水流方向、沉积物源 、沉积相 和沉积速率均发生了明显变化 ,这一变化及大面积西域砾岩的出现 ,代表了后陆的强烈隆升和剥蚀 , 但此时前陆盆地则未发生明显构造变形 , 以强烈沉陷和沉积为主 。阿图什组 - 西域组的强烈褶皱变 形即西域运动的起止时间及变形强度在塔里木盆地不同地点可能是不同的 ,在盆地西北缘的博古孜 河约为 16~10Ma B. P. ,盆地北缘的库车河剖面约为 2 58~15Ma B. P. ,盆地西南缘的叶城剖面 约为 36~13Ma B. P. 。这表明塔里木盆地南北缘的晚新生代构造变形在时空上可能存在不均一 性 。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西缘  西域组  岩石地层划分  穿时特征  变形过程 1  引言 ( ) 西域组 Xiyu Formation 是我国西部一重要并广泛引用的晚新生代地层之一 , 由黄汲清 、杨 ( ) 钟健先生等首次命名于天山南麓库车河附近的盐水沟一带 黄汲清等 ,1947 ,系指广布于天山、 昆仑山山麓地带的一套暗灰或深灰色巨厚块状砾岩堆积 。此后 ,许多地学家在不同地点从不同 ( 方面对这套地层开展了研究 ,取得了多方面的成果 黄汲清等 ,1957 , 1980 ; 谢里万诺夫 ,1960 ; 黄河源等 ,1981 ;洪里等 , 1981 ;戈树漠 , 1981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区域地层表编写组 ,1981 ;彭希 龄 ,1985 ; 吕守安 ,1985 ;周慕林等 ,1988 ; 陈华慧等 ,1994 ;滕志宏等 ,1996 ;邓秀琴 , 1996 ; Zheng et al. , 2000) 。然而对于西域组的岩石特征 、划分与对比、成因、时代 、变形过程至今并未取得一 致的认识 。造成对西域组认识混乱的原因 ,可能有以下几点 :1) 西域组与其下伏的苍棕色层呈 整合接触 ,两者间的岩性界线不是很清楚 ,也没有建立地区标准剖面 ,导致对其底界面划分和时 代意见不一致 ;2) 西域组自创名以来 ,仅在北天山安集海剖面发现了三门马下臼齿化石 ,但该 ) 化石具体产出层位不清 ;3 对西域组的划分对比均采用了传统的统一地层划分 ,认为岩石 、生物 和年代的界线是统一的、同时的 ,将岩石地层 、生物地层 、气候地层和年代地层混在一起 ,未加区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科技部和地震科学联合基金项 目 969130701 和国家 自然科学 ( ) 重点基金项 目 49732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roven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