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暖男” 新世纪都市语境中影视剧的男性形象建构.pdf
“暖男”: 新世纪都市语境中影视剧的
男性形象建构
王志成∗
摘 要 “暖男” 是新世纪影视剧中引人注目的都市男性形象类型,
是都市语境和女性视域双重建构的结果。 “暖男” 形象反映了我国影视剧中
男性形象变迁的轨迹, 也是 “剩女” 时代欲望的载体。 这种由女性建构和
为女性消费的影视形象也折射出都市空间中性别博弈的尴尬局面, 同时也
提供给都市女性一些关于女性气质流失的反思。
关键词 “暖男” 影视剧 都市语境 女性视域
新世纪的影视剧中, “暖男” 成为引人注目的一类都市男性形象。 如电
影 《失恋33天》 中的王一扬, 《非常完美》 中的常瑞, 《一夜惊喜》 中的张
童宇, 《北京遇上西雅图》 中的郝志 (Frank)。 电视剧 《我爱男闺蜜》 中的
方骏, 《我的儿子是奇葩》 中的楚汉民, 《蜗居》 中的小贝, 《咱们结婚吧》
中的大左, 均是有代表性的 “暖男” 形象。 他们既受到女性观众的青睐,
也引发了诸多关于性别和权力的争议。
“暖男” 产生于女性观众对影视剧和电视节目中一种新类型的好男人形
象的言说。 它有网络热词一样所指的随意性。 但是一般而言, “暖男” 还是
被定义为有以下特征的男性形象: 在与女性的交往互动中细心体贴; 能和
女性做情感话题的交流, 并且能较好地给予体恤和理解; 大多外表干净整
洁, 衣着时尚得体, 不傲慢, 不张扬, 耐性好; 具备较强的生活技能, 比
如擅长烹饪; 大多比较注重日常生活的审美情趣。
“暖男” 形象在影视剧中不断涌现, 而且表现出越来越倾向于女性视角
∗ 王志成 , 吉林大学文学院讲师, 研究方向为中国现当代文学。
113
文化研究年度报告 (2015 )
的表达方式, 从原初的 “蓝颜知己” 业已发展到 “男闺蜜” 这样更为亲昵
的称谓。 “暖男” 是都市化的产物, 是影视剧中不曾有过或者说一直被忽视
的男性形象类型, 他反映了影视剧中男性形象塑造的流变过程, 给 “剩女
时代” 的男性形象消费提供了一种欲望载体, 也体现了在都市场域性别博
弈中两性错位的尴尬处境。 总之, 影视剧中的 “暖男” 形象来自都市语境
和女性视域的双重建构。
影视剧中男性形象的变迁
总体而言,20世纪80年代以前影视作品里塑造的主要男性角色都奉行
阳刚的美学标准, 讲求一种男子汉气概。 在现代都市化之前的中国, 影视
的主流题材是农村题材和革命历史题材, 男主角往往是高大全的英雄形象
和有强健体魄的劳动力。 80 年代基本上延续了这种对具有男子气概的男性
形象的塑造, 那时还发生过轰轰烈烈的寻找男子汉的运动。 类似日本男星
高仓健这样刚毅、 粗犷、 冷冽的银幕铁血硬汉成为全民追捧的男性偶像,
成为一种传达男性气质的指标性的人物。 而那些干净整洁、 容貌俊秀、 身
形柔弱的男性形象通常是作为反面人物出现的, 他们背负了 “奶油小生”
的名声, 被看成是怯懦和背叛的象征。
1990年代, 中国进入全面改革开放的时期, 城市化进程也迈动步伐。
男性形象较之80年代而言, 一方面还延续着某种硬朗和刚性, 另一方面则
偏向于文艺腔调或者痞子气和玩世态度。 摇滚青年装点着自己颓废而叛逆
的外表, “酷男” 形象俯拾皆是。 像电视剧 《过把瘾》 中的方言偏瘦弱的外
表, 与之前拥有伟岸身姿的男主角大相径庭。 方言的形象随着电视剧的播
出风靡女性观众, 这个角色符合她们在转型期对于男性的期待: 真实自然,
有责任感, 外表可能会表现得颓废、 玩世甚至孩子气, 但是特别看重情感
的价值。 “在婚姻观上, 方言显然不是守旧之人, 但也决不盲从新潮。 面对
各种时髦观点, 他阵脚稳定, 自若而坚定地按照自己的情感体验和为人准
①
则行事。” 方言的形象算是20 世纪90 年代出现的小男人样的大男人。 代
① 李跃红: 《悄然走出的男子汉———论中国当代银幕的男性形象》,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