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十章 蒸馏概要1
第十章 蒸 馏Chapter 10 Distillation; 化工生产中,常需要将液体混合物分离以达到提纯和回收有用组分的目的,蒸馏(液体精馏)就是一种将液体混合物进行分离(至于比较彻底的分离)的应用广泛的方法。;学习目的;概述 (Introduction);概述 (Introduction);概述 (Introduction);概述 (Introduction) ;双组分溶液的气液相平衡关系Vapor-liquid equilibria in binary systems ;理想溶液的汽液平衡——拉乌尔(Raoult)定律;理想溶液的汽液平衡——拉乌尔(Raoult)定律;理想溶液的汽液平衡——拉乌尔(Raoult)定律;汽液相平衡图(equilibrium diagram);汽液相平衡图(equilibrium diagram);汽液相平衡图(equilibrium diagram);汽液相平衡图 (equilibrium diagram);T-x(y) 图;三个区:液相区,过冷液体;T-x(y) 图;T-x(y) 图;对角线y=x为辅助曲线,yx ,平衡线在对角线之上;;汽液平衡关系式的表示方法 ;相平衡常数(distribution coefficient);相平衡常数(distribution coefficient) ;相平衡常数(distribution coefficient);相对挥发度(Relative volatility);相对挥发度(Relative volatility);相对挥发度(Relative volatility); 若α=1,则普通蒸馏方式将无法分离此混合物。;【例10-1】 苯(A)与甲苯(B)的饱和蒸气压和温度的关系数据如本题附表1所示。试利用拉乌尔定律和相对挥发度,分别计算苯—甲苯混合液在总压P为101.33kPa下的气液平衡数据,并作出温度—组成图。该溶液可视为理想溶液。;(1)利用拉乌尔定律计算气液平衡数据,在某一温度下由本题附表1可查得该温度下纯组分苯与甲苯的饱和蒸气压,由于总压P为定值,即P=101.33kPa,则应用式10-4求液相组成x,再应用式10-5求平衡的气相组成y,即可得到一组标绘平衡温度—组成(t-x-y)图的数据。;其它温度下的计算结果列于本题附表2中。;根据以上数据,即可标绘得到如图6-1所示的t-x-y图。 ;(2)利用相对挥发度计算气液平衡数据 因苯—甲苯混合液为理想溶液,故其相对挥发度可用下式计算,即;附表3;通常,在利用相对挥发度法求x-y关系时,可取温度范围内的平均相对挥发度,在本题条件下,附表3中两端温度下的?数据应除外(因对应的是纯组分,即为x-y曲线上两端点),因此可取温度为85℃和105℃下的?平均值,即
;简单蒸馏;简单蒸馏;简单蒸馏;釜液由 W1 减少 W2 ,釜内蒸馏出的液量 WD(kmol)及平均组成 可根据整个过程的物料衡算求得。 ;平衡蒸馏 ;平衡蒸馏;平衡蒸馏;平衡蒸馏;精 馏 ; 为什么利用多次简单蒸馏或多次平衡蒸馏操作实现物系的高纯度分离是不经济的?;;;;精馏与简单蒸馏的区别:汽相和液相的部分回流。也是精馏操作的基本条件。;精馏原理 ;精馏原理 ;精馏原理 ;第三节 二元连续精馏的分析与计算;一、全塔物料衡算;D, xD;二、恒摩尔流量的假定;即:L1=L2= ······ L=常数
L1’=L2’= ······ L’=常数
但两段下降的液体摩尔流量不一定相等。
式中:L------精馏段下降液体的摩尔流量,kmol/h;
L’-----提馏段下降液体的摩尔流量,kmol/h。;恒摩尔流假设适用条件
两组分的摩尔汽化潜热相等;
两相接触因温度不同交换的显热忽略不计;
塔设备保温良好,热损失可以忽略不计。;二、精、提馏段物料衡算;1、精馏段操作线方程;1、精馏段操作线方程;1、精馏段操作线方程;二、精、提馏段物料衡算;2.提馏段操作线方程;----提馏段的操作线方程 ;;3、进料热状况的影响及加料线方程;3、进料热状况的影响及加料线方程;;;3、进料热状况的影响及加料线方程; 4. q 线对两操作线的影响;三、理论塔板数 N 的计算;三、理论塔板数 N 的计算;;2) 求 N 的步骤
自对角线上a点始, 在平衡线与精馏段操作线间绘出水平线及垂线组成的梯级.
当梯级跨过两操作线交点d 时, 则改在平衡线与提馏操作线间作梯级, 直至某梯级的垂直线达到或小于xW为止.
每一个梯级代表一层理论板. 梯级总数即为所需理论板数. ;三、理论塔板数N的计算;;D, xD;D,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GP-150中文说明书.pdf VIP
- 中文说明书-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IS)FA-150版.docx VIP
- FAR21X7_28X7雷达中文操作说明书.pdf VIP
- 2025届广东深圳市物理高一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doc VIP
- 广东高一物理第一学期期末试题.doc VIP
- 水资源及其利用——人类拥有的水资源及其分布.pdf VIP
- FURUNO古野OZS56490D_NX700使用说明书.pdf VIP
- 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成本控制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doc
- 生物安全柜使用与维护保养记录表.doc VIP
- 输变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表式(变电工程电气专业).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