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主义时期音乐概要1.pptVIP

  1. 1、本文档共4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古典主义时期音乐概要1

贝多芬《第五交响曲 “命运”》 《第五交响曲》是贝多芬的九部交响曲中最为人熟知、也是最受欢迎的作品。这部交响曲展现出的是一幅与命运交战的场面,被人们称为“命运动机”的四个强音(三短一长动机)并没有在第一乐章后就隐遁,而是在后三个乐章变化出没、贯穿始终,给人一气呵成之感,成功地表达了“通过斗争走向胜利”的思想。 当我们聆听这部作品时,会自然而然地想起和残酷的命运作斗争、并战胜了命运的贝多芬的英勇形象。这部交响曲揭示了生活的道路坎坷不平,种种矛盾、障碍和苦难都是在所难免的,这些都可以作为命运的象征。然而,一个有着崇高理想、对社会有责任感的人,应该鼓足勇气去战胜种种困难、矛盾,从而使命运顺从自己的意愿,应该勇于创造、奋发向上,应该成为自己的命运与生活的主人,而不是听天由命。这部交响曲以坚定的信念和不屈的力量,鼓舞着一代又一代人。 据说伟大的革命导师恩格斯在1814年写给他妹妹的信中提到《“命运”交响曲》时这样说:“昨晚听到的交响曲真是了不起的音乐,要是你没听过这部壮丽作品的话,那就可以说你一生都没听过什么好音乐。” 舒曼评论这部交响曲时说:“不论你听过多少遍,都会象自然现象一样产生新的敬仰和惊叹。只要这世界上还有音乐存在,它就会世世代代地传下去。” 听赏:贝多芬《第五交响曲 “命运”》第一乐章 “命运动机” “命运动机”的节奏型贯穿整个乐章,支配着乐章的发展。 返 回 贝多芬《第六交响曲 “田园”》 失聪之后的贝多芬经常到美丽的田间去散步,小溪的潺潺流淌、林木的茂盛、习习微风的吹拂,都使历经磨难的贝多芬从容地体会到大自然的神秘与和谐,得到心灵与精神的慰藉。他曾这样说:“地球上没有谁像我这样热爱乡村了,在森林中我深感快乐幸福,我爱一棵树胜过爱一个人。”“在自然界里,没有妒忌,没有竞争,也没有不诚实。”正因为如此,《第六交响曲》——“田园”才会在海利根斯塔特这个风景秀美、气候宜人的小山村孕育而成。 贝多芬在创作这部交响曲时耳聋已经相当严重,这部作品是他内心对大自然和生命万物的赞美。这是一部标题交响曲,贝多芬为这部交响曲的每一个乐章前都加了小标题,五个乐章的小标题依次如下:“初到乡村的感受”、“溪畔小景”、“村民们愉快的集会”、“暴风雨来临”、“暴风雨过后感恩的心情”。 贝多芬强调的是一种内心的反省,向我们展现的是他对大自然的全部内心感受与热爱,而不是仅仅力求模仿大自然。他在第一小提琴声部上注明了:“情感的表现比景色的描绘更为重要。”正是从贝多芬开始,人们才知道在音乐中“寓情于景”。 返 回 听赏:贝多芬《第六交响曲 “田园”》第一乐章 主部主题 贝多芬《第九交响曲 “合唱”》 《《第九交响曲》是贝多芬创作的顶峰! 这部作品在曲式结构、和声、旋律、配器等方面都突破了传统的音乐语言方式。篇幅极大地扩充,采用了连续五度或大幅度跳动的旋律进行,切分式或固执重复的节奏,和声调性的复杂及延迟解决等等,大大增强了其内在的紧张和冲突。 第一乐章是激烈而严峻的快板,倾诉了奋力拚搏的艰辛,是一个巨大而紧张的斗争场面;第二乐章是谐谑曲,采用复三部曲式,复三部曲式的前后两部分都各自扩大为一个奏鸣曲式;通常在第二乐章的慢板放在了第三乐章的位置,第三乐章是如歌的行板,是对刚刚经历过的暴风雨的静观与沉思,充满了抒情性。 前三个乐章都是为第四乐章即全曲的中心所做的长长的铺垫。 第四乐章是一个宏伟的篇章,贝多芬感到单纯用器乐难以表达他的内心思想,他大胆地将人声引入到庞大的管弦乐音响中,这在交响曲历史上是一个创举。他在乐队中加入了一个合唱队和四个独唱者,以德国诗人希勒的名诗《欢乐颂》为歌词,以独唱、合唱和乐队谱写出他一生所坚信的“艺术能够联合人类”的伟大颂歌。 返 回 (二)钢琴作品 钢琴奏鸣曲(32首,被誉为“钢琴音乐的《新约全书》”) 一般认为,前10首更接近于古典主义早期作曲家的风格,事实上这几首也已显示出贝多芬的一些创作个性,如第二奏鸣曲中以谐谑曲取代了小步舞曲,第八首“悲怆”奏鸣曲其中主题间的对比力度,调性转换的大胆,戏剧性的冲突、大幅度的力度和音区对比,都是贝多芬所特有的。 第17首“暴风雨”、第21首“黎明”、第23首“热情”等钢琴奏鸣曲成为中期作品的代表作。第17首“暴风雨”,坚定果断的音型与柔弱音调之间反复运动前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贝多芬本人曾暗示这部作品的内涵与莎士比亚的戏剧《暴风雨》有一定的联系;第21首奏鸣曲“黎明”充满了自然界蓬勃的生命力,清新质朴,展开部和尾声都大大扩展有着强烈的动力性和紧张度;第23首“热情” 极富有英雄气概和战斗气息,

文档评论(0)

yaoce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