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科特色展示必修三汇编.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政治学科特色展示必修三汇编

材料二 2014年1月28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从即日起至2014年全国两会结束,将按照“重拳出击、依法处理、打出影响、打出声势、打出效果”的要求,在全国开展打击互联网传播淫秽色情及低俗信息专项行动,对包括移动互联网在内的网上淫秽色情及低俗信息进行一次全面清理,依法严厉查处违法违规行为,营造良好的网络文化环境与祥和的新春节日氛围。 材料三 2014年2月24日,在 “为网络正能量点赞”活动现场,诸多正能量当事人通过网络视频、微博、微信等多种网络方式与各大网站负责人以及网友进行交流,他们在网络上传递的坚强、励志、理性、乐观的精神得到了现场和网友的共鸣。 命题角度一 网络文化中的“喜”与“忧”产生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1)文化市场和大众传媒的发展,给我们的文化生活带来了许多可喜的变化,使我们的文化生活色彩斑斓。 (2)文化市场的自发性和传媒的商业性,也引发了令人忧虑的现象。 [命题视角] 命题角度二 有人认为,网络文化中的低俗内容迎合了人们心理,属于我们所倡导的大众文化。你如何认识这种观点? (1)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文化的需求日益呈现出多层次、多样化、多方面的特点。 (2)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我们应该提供多种类型、多样风格的文化产品。 (3)但是只有面向广大人民,反映人民的利益和呼声,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文化才是我们所倡导的大众文化。 [命题视角] 命题角度二 从文化生活角度看,我们应该怎样对待清明祭奠? (1)对待清明祭奠,正确的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面对清明祭奠,要辩证地认识它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分辨其中的精华和糟粕。对于清明祭奠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对于清明祭奠中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东西,必须加以改造或剔除。 (2)对待清明祭奠中的优秀文化,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做到继承、发展和创新的有机统一。 [命题视角] 1. 我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它是广大人民群众祭奠逝者、寄托哀思、缅怀先人的传统节日。每到清明时节,人们通常会携带祭品和纸钱,祭奠先人、缅怀故人。这说明传统文化具有(  ) ①相对稳定性 ②鲜明的民族性 ③先进性 ④继承性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选C 本题主要考查传统文化的特点。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鲜明的民族性和继承性,清明祭奠作为传统文化之一体现出了这些特点。先进性不是传统文化的特点,③排除。 [创新设计] 2.清明祭奠时,人们通常会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然后再将纸钱焚化,以表达对先人的哀思。同时在祭奠中,焚烧纸钱等活动也会出现污染环境,甚至引发火灾等现象。这告诉我们(  ) A.传统文化已经不适合时代的发展 B.传统文化具有双重性 C.要抛弃清明祭奠的方式 D.传统文化已经没有积极作用 解析:选B 清明祭奠,既有表达对先人的哀思、延续亲情的一面,又存在不利于节约、环保的一面,这体现了传统文化既有积极作用,又存在消极作用,具有双重性,B项符合题意。 [创新设计] 3.对待传统的清明祭奠,我们应该(  ) ①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②全面继承,弘扬经典 ③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④坚决抛弃,破除迷信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①③ 解析:选D 本题主要考查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对待传统文化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推陈出新,革故鼎新。①③正确。 [创新设计] 聚 焦 · 时 政 热 点 (25) 电视综艺何时脱下“洋装”? 生活回声 材料一 2013年被电视圈称为模式引进节目的“井喷年”,从年初的《我是歌手》到年中的《中国好声音》第二季,再到当下热播的《爸爸去哪儿》,全国各大电视台的引进节目多达30余档,这些当红的电视综艺节目不仅赢得了高收视、高收入,还在一段时间内迅速成为全民讨论的社会话题。 材料二 上海戏剧学院教授方方认为,这些靠资金从国外引进的节目,虽然吸引了一批观众,看上去很热闹,但同时也抑制了本地的文化原创动力。她呼吁建立动态、实时、科学的文化产品评价体系,鼓励文艺工作者创作更多的群众喜闻乐见的原创精品。但也有人指出,在当下的中国,引进不但不抑制、反而促进原创,要想进一步提高中国电视的水平,还需要更多的引进、更多的竞争。 材料三 经过了这些年的发展,“模式引进”已经从最初的“依葫芦画瓢”“全盘复制”逐渐发展到加入本土化

文档评论(0)

wyj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