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数学科普资料:正弦语言汇编
正弦语言
Oli Freke
关键词:?数学,音乐
作为一名电子音乐人,我一直被正弦波吸引着,它们曾作为我的第一台穆格电子琴的声音发生器。在节录乐曲成为可能的80年代后期,我了解到,通过傅立叶分析,所有声波都可以被分解成一系列正弦波,分解后的正弦波还可以再重新复原成声波。现今我们听到的来自于数字装置的每一种声音,从HDTV到IPod,在数字范畴上都是通过一系列的正弦波的叠加形成的。
图1:左图为穆格电子琴发出的纯震动音调的谐波成分。中图为正弦语言:从图片下面的粗白线可以看出,基频大概150赫兹。右图为锯齿波和平方波:都可以产生许多不同的谐波,从而引发不同的声音
正弦波在自然界中的唯一性在于它们不包含任何除自身的基频以外的谐波,它们从不产生谐波阴影或反射,简直就是声音世界的吸血鬼。
图2:相同振幅的正弦波,频率相差1.5倍
“正弦语言”这段音乐是为奇客流行狂欢节所写。主要探索正弦波的思想以及它与其他概念(比如以平均律著称的西方调律准则,甚至古希腊的宇宙论思想)的联系。(点击这里收听正弦语言)
正弦波因其自身完美的理论而迷人:它们不包括在它固有频率之上的谐波(或者从音乐的角度上讲,音调)。正因如此,多种混合的分别代表特殊音调的正弦波并不能被人耳区分解读,而是听起来像单一的经过音色调节的音调。正弦语言的第一分钟逐一介绍了7种不同的经过调律的正弦波,从低音开始到高音结束。构成音乐前半段的这七种音调被调律成了完全五度。这点很不寻常,因为在钢琴键盘中的五度是不完全的。为了理解其中的原因,我们需要简要地追溯起源于古希腊的西方调律史。
古希腊的宇宙论思想
也许是毕达哥拉斯注意到了铁锤击打铁钻时产生的和谐音符,从而开始思考和谐音之中的数学原理。他进而发现,把一根弦分成两段后弹奏会产生2倍于原来的弦所产生的音符。因此,如果原来的弦一秒钟振动500次(即频率500赫兹),那么剪成一半长度的弦的振动频率将会加倍,也即一秒钟振动1000次(频率1000赫兹)。
图3:古希腊的宇宙论思想
从音乐的角度上,这意味着我们听得1000赫兹的音符是2倍的500赫兹的音符,这被称为一个八度。假设你把这两种音符一起弹奏,听起来将非常和谐,因为在500赫兹对应的的音调中的一次振动,你可以适应1000赫兹对应音调的两次振动。我们的耳朵和大脑将此翻译成悦耳的声音——也许是因为人耳可以用较少的受体进行编译,从而传给大脑的听觉神经。
但是,1:2并不是唯一可以被我们的耳朵编译成和谐音的比率。作为大自然赋予我们的众多优雅的惊喜之一,许多其它的整数比率产生的混合音调也能使人悦耳,并且通过引入这些比率,可以建立音节,也就是我们熟知的纯律。
古希腊人对这一简洁的发现印象深刻,并给这个发现赋予了哲学含义,这就是所谓的“天籁之音”。那时,人们坚信宇宙中行星和太阳的轨道都是以地球为中心的完美圆周,这些天体在水晶球的表面沿着各自的轨道运动,它们之间的空间距离服从音程中对应的完美的数学比率,并且其相互间的运动产生了天体的音乐(宇宙的音乐)。虽然人类无法听到这乐曲,它却表达着宇宙的完美。
尽管这个想法非常的优美,但是只使用纯律来分解音节还是有很多问题的,在人们进行了诸多尝试之后,完美的解决方案最终在17世纪的西方被找到。
音程(Musical interval) 比率(Ratio of frequencies) C-D 9:8 C-E 5:4 C-F 4:3 C-G 3:2 C-A 5:3 C-B 15:8 C-C 2:1 从音乐角度上讲,这些完美的比率只有当保持一种音调时才能成立。从图4中的C大调表格可以看出,所有的音符对于C调都可以完美调律。因此,任意一段音乐,如果想让它和谐悦耳,都需要从C大调开始并以C大调结束。钢琴演奏中为了产生悦耳的音乐,只能使用键盘上的白色音符。因为假设你从D大调开始,那么对于音节中的音符而言所有等价的比率都会完全不同,按音乐术语说,就是恐怖的声音(horrible sounding)。在键盘调律中(使用纯律),就C大调而言,D音符和A音符的频率分别是C音符的9/8倍和5/3倍。但根据纯律准则,高于D调的完美五度应该满足频率为D调的3/2倍,也就是27/16倍C调的频率(3/2乘以9/8);这很接近但并不精确等于键盘A调的频率(C调频率的5/3倍)。在这之后,人们开始引入黑键并试图让它们与这些比率规律相匹配。
另一方面,如一直保持C调并只使用白音符,肯定会令人厌烦的,并且只能创作出有限范围的变音。音乐人大多是冒险主义者,不会满足于之前的框架,自16世纪的西方开始,人们发展了各种允许更多音调转化的调律系统。这种音调间的转化被称作抑扬,发现既可以满足不同音调的抑扬,比如从C到D,又能保证得到的D调听起来悦耳的调律系统是非常困难的。技术上说,这些节外生枝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