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景观生态学第4章汇编
各种内部 和外部因素造成的空间异质性必然会影响群落的表现和功能特征,而传统的种群和群落生态学理论却往往忽略了这一点。 与群落有机体观点相反,Levin Paine(1974,1975)认为,生物群落可以看做是由许多相互作用的小斑块组成的空间和时间上的镶嵌体;干扰常阻止群落达到顶极,成为产生和维持斑块镶嵌体的主要过程;因此,群落水平的统计特征是斑块水平很难预测的随机事件的整体反映。 Levin—Paine斑块模型 是描述不同年龄 和不同大小 的斑块在 t 时刻的频率分布 的概率密度函数 是不同年龄 和不同大小 的斑块在 t 时刻的平均绝率 是不同年龄和不同大小的斑块在 t 时刻由于斑块增大或缩小所引起的平均增长率。 上述模型可与生物种群模型(或其他生态学模型)相耦连 物种j 在整个景观中的平均种群密度 是该物种在年龄为 、大小为 的斑块中的种群密度 是该物种在景观基底中的种群密度 是景观总面积 要建立斑块镶嵌系统模型,必须从空间异质性的产生过程入手,将斑块作为群落结构的基本空间单元,明确认识到斑块水平的非平衡动态特征,将干扰斑块动态与种群变化或其他生态学过程相耦连。模型就将空间异质性、干扰和种群与群落生态学结合在一起。 斑块动态理论是对传统的、基于组织层次(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途径的一个重要补充。 传统组织水平不形成一个巢式等级系统,因而不利于研究时间和空间尺度对生态格局和过程的影响。如时空尺度,有些种群可能比另外一些种群或生态系统大得多,这就会给尺度推绎造成很大的困难。而采用斑块动态途径就不会出现。 斑块动态概念与各组织水平的研究相结合,可以产生新见解、新观点(如复合种群理论)。 二、等级斑块动态 等级斑块动态模式5个要点 1. 生态学系统是由斑块镶嵌组成的巢式(或包容型)等级系统 2. 系统动态是各个尺度上斑块动态的总体反映 3. 格局—过程—尺度观点 4. 非平衡观点 5. 兼容机制和复合稳定性概念 森林是一个由许多大小不同、年龄不同的林隙组成的系统。 风、火以及洪水干扰因素可造成空间尺度逐渐增大的斑块,其结果是,由不同过程产生的大小各异的斑块形成一个具有等级层次的镶嵌体。 1. 生态学系统是由斑块镶嵌组成的巢式(或包容型)等级系统 草原中的斑块可能是由掘穴动物产生的大小和年龄不同的土丘,或由生物和非生物过程(竞争、放牧和火)产生的斑片,或地下养分和水分资源斑块。 斑块镶嵌体概念已经成功地运用到许多生态系统中,包括森林、草原、湿地及水生环境。景观的等级斑块结构的一些重要特征可以用“相片镶嵌图”来比喻说明。 叶片 树木 冠层 斑块森林种群 森林 群落 景观 TD1 TD2 TD3 TD4 TD5 SD1 SD2 SD3 SD4 SD5 尺度域边界 ln空间尺度 ln时间尺度 生态学现象在时间和空间尺度上的对应关系 SD指空间尺度域,TD时间尺度域。较长的时间尺度往往与较大空间尺度相对应 自然植被 森林 松林 松林群落3 湿地 草地 杉林 橡树林 松林群落2 松林群落3 植被型 森林类型 林地类型 森林景观作为一个巢式等级斑块动态的例子 杉林 松林 橡树林 红松林 * * 第四章 等级斑块动态范式 第一节 科学范式及其重要性 范式是现代科学哲学中的一个概念。 范式:是一个群体所共识并运用的,由世界观、置信系统以及一系列概念、方法和原理组成的体系。 在科学发展史中,随着人们对研究对象认识的不断深化,新问题的出现,旧范式将必然为新取代。即范式变迁。当一个新范式萌生时,其内容、成分及理论体系一时尚不清晰可识,只见“轮廓”。其发现和充实则有赖于那些能够充分吸引科学群体、对现有知识及未来发展的高度概括和综合。 等级结构 和动态 格局—过程— 尺度观点 兼容和复合 稳定性 等级斑块动态范式 斑块动态 等级理论 非平衡范式 多平衡范式 平衡范式 自然平衡观 简化论 整体论 生态学范式和理论的发展及其相互关系图 第二节 生态学范式及其变迁 一、平衡范式 二、多平衡及非平衡范式 三、种群生态范式与生态系统范式 一、平衡范式 范式存在并运用于学科等级系统的不同水平上。有些范式可能同时涉及几个学科层次,因此对范式等级的划分会有一定的主观性。 几个对生态理论及应用有显著影响的范式 平衡范式(经典生态学范式) 非平衡范式 种群生态学范式 生态系统生态学范式 多平衡范式 自然平衡观,在生态学中常被解释为自然界不受人类干扰情况下总是处于稳定平衡态;各种不稳定因素和作用相互抵消,从而使整个系统表现出自我控制的特征。形成生态学的平衡范式。 平衡理论往往把生态系统看做封闭的、具有内部控制机制的、可预测的以及确定性的。平衡范式强调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性。 稳定性的4种相互联系但又不同的含义 ●抗变力或阻力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