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环境创造绿色生活宣传案例.docVIP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保护环境创造绿色生活宣传案例

保护环境,创造绿色生活 绿色,不是缥缈的海市,不是虚华的倒影,更不是遥远的传说。绿色,是什么呢? 我认为一切无公害,无污染,有利于世界和谐的行为和事物都可称之为绿色。 绿色,是奥林匹斯山上的圣火,传递着希望与和平;绿色,是淤池里的莲花,焕发出清新与活力;绿色,是文明的心脏,闪烁着光芒与华美。让我们一同保护环境,创造绿色生活吧! 我们的地球太需要绿色了。追本溯源,自然造化钟奇神秀,有大片的森林,广袤的草原,鹰击长空,鱼翔浅底,天造地设,浑然天成。整个地球,分工有致,气候宜人。然而今日,这颗美丽的水晶球却千疮百孔,大片的湿地正在消失,成群的生物惨遭灭顶,亚马逊雨林正变得苍老,渤海湾成为了生命的地狱,马斯河谷事件敲响了警钟,然而不断延伸的撒哈拉沙漠却表明着许多人依旧在沉睡。2001年由IPCC发表的一份报告指出:从1860年以来全球地表平均升温0.6℃±0.2℃,最近二十年是过去一百年来最温暖的,而九十年代是一千年来最暖的十年。这警示着人类,环境问题已愈演愈烈,人类若继续逃避,超越了大自然所给的期限,就会被自然所抛弃。 面对日渐消损的生态环境,我们拿什么来拯救?植树造林?治水治沙?还是耗费更大的资金,动用更高的科技来治理?不得不承认,这些方法都是行之有效的,然而从长远来看,我认为是只治其标,而不能撼其根本。因为身为祸首的人类直想着如何去改变自然,主宰自然,却很少想过要怎样改变自己,约束自己,人类社会本身也需要绿色。 人类社会是需要绿色的。人类社会的发展趋势,是追求一种更加和谐,更加稳定的生存状态,而这种状态是需要绿色来维系的。她需要爱心作为灵魂,需要团结作为护盾,需要礼仪彰显形象,需要科技深化文明。人类社会是多种元素的融合,是自然造化的巅峰产物。多样铸就和谐,卓越凸显高贵。然而令人堪忧的是,人类社会正走向着一个极端,在这所有的元素中,人类越来越向金钱看齐,已经有相当一部分人为了暂时的利益,放弃了爱心,放弃了原则,成为了罪恶的奴仆。如果人类可以再有爱心一点,或许小悦悦还会拥有灿烂的花季;如果人类可以再有责任心一点,或许渤海湾的损失会更少;如果……。若我们放弃了应有的这一切,那人类的未来也将只会是一个“如果”! 不过令人欣慰的是,黎明前的黑暗无法吞噬五彩的霞光,雷雨中乌云遮不住夺目的彩虹。 前段时间,我看到了一则新闻,说有一个叫吴俊东的浙江少年,在路上扶起一对摔成重伤的老夫妇,却反过来被告,还被判了七万元人名币的罚款。尽管心中很是愤愤不平,但这位正义凛然的小伙子仍然敢去冒险扶摔倒的孕妇和老人。看了这篇报道,心中顿时漾起丝丝暖意,在这位少年身上,我看到了文明与责任,这是一种绿色,为了和谐敢于舍弃小我。其实像这样的事迹还有很多,但这些看似平凡的事却会升华出一个美好的未来。 然而我觉得这仍旧是不够的,为此我提出一些宏观的建议,“以俟夫观人风者察焉”: 加强绿色教育,弘扬绿色精神。教育是育人之本,教育的兴衰,与人口素质的高低密切相关。 加强宣传,营造绿色氛围。宣传是一面旗帜,是一盏路灯,旗帜再鲜艳一点,路灯再明亮一点,号召力就越强,我们的未来就有希望。 要从细微做起,注意细节,让文明的阳光在世界的每个角落播撒。 作为新一代的我们,要居安思危,人无远虑,则近忧至矣,培养危机意识更有助于人类自觉的约束自己的行为。 我以一点拙见来表达对人类的忧思和对绿色的渴望,只为换取你多一点的积极,多一点的思考,让我们携起手来吧,保护环境,共创绿色生活,让地球永远做我们幸福的摇篮,避风的港湾。 来稿人:地理信息与旅游学院2011级旅游管理专业许雷宁 手机号

文档评论(0)

f8r9t5c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0005407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