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中国编年史.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陶渊明中国编年史

历代对陶渊明的评价 生活在士族秉政,门第观念压倒一切的时代的陶渊明,他那高尚的人品是受到人们尊敬的,可是,他那赖以安身立命的文学创作却很不被理解和接受。就连他的崇拜者、好友颜延之在《陶征士诔》里,对他的诗文创作也仅仅以“文取指达”四字而轻轻带过。身世寒微,才俊人杰的鲍照,首先以诗人的眼光注意到陶诗的价值,他曾经写过《学陶彭泽体》诗歌,并且标明是“奉和王义兴”的。王义兴即王僧达。诗歌抒写幽居之乐,闲逸之情,有意识地规步陶渊明的艺术风格。这是迄今为止最早注意陶渊明的诗歌并且以之为楷模的效仿之作,说明陶诗的价值已经有人注意了,这大约离陶渊明辞世已经20多年。钟嵘《诗品》把陶渊明作为重要诗人进行评价,不管他的评论是否准确、是否符合今人的标准,但是陶渊明作为重要诗人的地位已经被确认(前文已有论及)。萧统出于对陶渊明作品和人品的敬重,广事搜求陶渊明的作品,辑成了第一部《陶渊明集》,并且写了《陶渊明传》和《陶渊明集序》,不仅高度推崇陶渊明的人格,而且对他的诗文创作也极为赞赏,还在他编纂的《文选》中辑入陶渊明的诗8首的同时,对他称颂不已。沈约在《宋书。陶渊明传》中不仅记载了他的生平事迹,还把《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与子俨等疏》和《命子》诗辑入《宋书》,只是令人遗憾地是他基本上没有对陶渊明的文学成就作出评价。令人惊异的是陶渊明这样潦倒坎坷的文人竟同时被《宋书》、《南史》和《晋书》列传记载,这在历史上和文学史上是较为罕见的。 唐代对陶渊明的评价是与时代精神紧密结合的。无论李白、王维,还是杜甫、白居易等人对陶渊明的隐逸既理解又不太赞同,而对他的文学创作倒是基本肯定和赞扬的。李白一方面欣赏“清风北窗下,自谓羲皇人。何时到栗里,一见平生亲”(《戏赠郑溧阳》),“梦见五柳技,已堪挂马鞭。何日到彭泽,长歌陶令前”(《寄韦南陵冰??》)。却对陶渊明的归隐未必赞同,“龌龊东篱下,渊明不足群”(《登巴陵道酒??》)。杜甫和王维几乎也是如此。杜甫既说过“焉得思如陶令手,令渠述作与同游”(《江山值水如海势??》)。又嫌陶渊明不够“达道”:“陶潜避欲翁,未必能达道。??有子贤与愚,何其挂怀抱”(《遣兴》)。王维曾经想学陶渊明的归隐:“不厌尚平婚嫁早,却嫌陶令去官迟”(《早秋山中作》)。“酌醴赋归去,共知陶令贤”(《送六舅归陆浑》)。却又讥笑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是“一惭之不忍”招来“屡乞而多惭”。(《与魏居士书》)在唐人心目中完全赞同陶渊明的人生态度的是遭受政治挫折之后,阅历丰富的白居易,他心目中的陶渊明是“爱酒不爱名,忧醒不忧贫”。(《效陶潜体十六首》)对陶诗及陶的为人更是敬佩不已:“常爱陶彭泽,文恩何高玄”,“因高偶成句,俯仰愧高山。(《题寻阳楼》) 宋代对陶渊明基本上是待肯定和颂扬态度的,把陶渊明作为理想人格的化身予以颂扬,对于他的艺术造诣更是推崇备至,苏轼《与苏辙书》中认为中国诗人中只有陶渊明最为独立特行:“吾于诗人,无所甚好,独好渊明之诗。??自曹、刘、鲍、谢、李、杜诸人,皆莫及也。”正是由于他对陶渊明有这样的偏爱,居然写了一百零九首和陶诗,成为中国诗歌中史上的一大奇观。布衣终老的诗人林逋则认为:“陶渊明无功德以及人,而名节与功臣、义士等”(《省心录》)。并且身体力行地隐于孤山,以陶渊明作为自己效法的楷模。至于具有强烈建功立业之心的辛弃疾,也是把陶渊明看成是孔明一流的历史人物:“看渊明风流,酷似卧龙诸葛”(《贺新郎》)。陆游对陶也是极为心仪赞誉不已的:“陶谢文章造化侔,诗成能使鬼神愁。君看夏木扶疏句,还许他人更道不?”(《读陶渊明诗》)朱熹也把陶渊明视为高士忠臣:“先生人物魏晋间,题诗便欲倾天悭。向来天地识眉宇,今日天遣窥波澜。平生尚友陶彭泽,未肯轻为折腰客”(《题霜杰集》)。遍览宋人对陶渊明的评论,无论对其人格和文品几乎是无保留地赞美。苏轼推尊陶渊明为迥出众家之上的唯一诗人,指出他的风格“其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之美。真德秀更主张:“以余观之,渊明之学,正是经术中来,故形之于诗,有不可掩。”“渊明之作,宜自为一编,以附于《三百篇》、《楚辞》之后,为诗之根本准则”(李公焕《笺注陶渊明集》)。曾纮更有陶渊明的作品“外若枯槁,中实敷腴,真诗人之冠冕”的盛誉(同上)。和上述评论相映衬的是蔡倏《西清诗话》中的一段话:“渊明意趣真古,清谈之宗,诗家视渊明,犹孔门视伯夷也。”简直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 金元明清时期对陶渊明的研究更加深入,元好问《论诗绝句》评论陶是很有影响的:“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南窗白日羲皇上,未害渊明是晋人。”元人赵孟顿则称赏陶渊明:“斯人真有道,名与日月悬。青松卓然操,黄华霜中鲜。弃官亦易耳,忍穷北窗下。抚琴三叹息,世久无此贤”(《题归去来图》)。明代的茅坤和张溥对陶渊明也高度肯定(已详前),而清代更出现了研究陶渊明的热潮

文档评论(0)

f8r9t5c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0005407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