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强大学理念的再思考.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李强:大学理念的再思考 2006-07-21    李 强   摘 要:大学的理念是讨论大学诸问题的前提与关键。大学理念在西方经历了长期的演变,形成博雅教育、专业教育以及研究院制度等模式。19 世纪末以来,美国创造性地学习德国的大学制度,开创了多元化高等教育与巨型大学的模式。在思考中国大学理念时有必要借鉴巨型大学的模式,实现多重理念在大学的融合,使大学体现以通识教育为核心的博雅教育理念、以知识创新为目标的研究型大学理念以及以学术为基础的社会服务理念。   关键词: 博雅教育; 专业教育; 研究型大学; 巨型大学   中图分类号: G4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9468(2005)02-0037-09 The Idea of the University Reconsidered LI Qiang ( School of Government , Peking University , Beijing 100871 , China)   Abstract : There has been a plurality of ideas of university during its development in the West since the late medieval period ,such as the idea of liberal education , the idea of professional training ,and the idea of unity of teaching and research. Since the late 19th century , universities in the USA have pursued the idea of Multiversityand tried to combine different ideas in one university. Chinas university may learn from the notion of Multiversityand achieve an harmony between the ideas of liberal education ,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social services.   Key words : liberal education ; professional training ; research university ; multiversity ???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化,关于大学理念的讨论持续不断:大学的人文精神与科学追求、研究型大学的特征、大学在民族科技与经济复兴中的作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大学面临的竞争与定位等,成为学术界以及教育管理者讨论的热门话题。这些关于大学理念的讨论并非仅仅是智力的游戏或形而上学的思辨,而是涉及大学办学方向的深刻思考。譬如,大学的理念不同直接影响大学的学科设置、课程结构、资源配置甚至学生构成。所以,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大学的理念乃是讨论大学诸问题的前提与关键。理念不清,其他问题皆无从下手。 ??? 为了深入思考大学的理念,有必要追溯西方大学发展的历史, 借鉴西方哲人关于大学理念的论述。(除西方理论与实践外,中国近代以来的教育理论家与实践者也对现代大学进行过理论探讨与实践探索。蔡元培、潘光旦、胡适等教育家的理念与实践构成今天思考大学理念的宝贵知识资源。[1](浙江教育出版社最近翻译出版了一套汉译世界高等教育名著丛书,纽曼的《大学的理想》、弗莱克斯纳的《现代大学论》、加塞特的《大学的使命》等名著皆列入其中。若干年前,科尔的《巨型大学》也有了中译本。这些著作代表了西方关于大学理念讨论中最重要的文献。)  一、大学的起源与知识的理性化???  近代以来,中国知识分子在试图比较中国与西方发展的不同路径时,往往将视角投向彼此宗教文化、政治法律制度、地理环境以及历史际遇的差异。的确,所有这些差异都在中国与西方的不同发展道路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然则,除了这些差异外,我们还应该注意到中西方在知识传承与创新制度方面的差异。其中最重要的是,西方在其发展过程中创造了大学制度,从而使知识的创造与继承有了制度化的基础。大学作为一种学术制度(institutions) 的兴起在西方文明的发展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诚如弗恩布劳(Vern. L.Bullough) 所言,大学的建立是西方文化成就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如果不是最重要的因素的话。[2] ??? 任何一个现存的大文明都有其独特的知识创造与传承机制。在传统中国社会,士的阶层曾经是知识创新与传承的主要制度性力量。然而,士本身的功能并不局限于知识

文档评论(0)

yxud48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