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身心照顾和关怀访视沟通技巧.docVIP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自我身心照顾与关怀访视沟通技巧 各大学派辅导谘商法: 一、精神(心理)分析法: 二、个体心理(阿德勒)谘商法: 三、存在主义谘商法(代表人物傅朗克): 四、个人中心谘商法(代表人物卡尔.罗杰斯): 五、完形谘商法: 六、理情谘商法Albert Ellis艾尔伯特.艾里斯ABC理论(与认知行为相似): 七、认知谘商法(由Aaron T.Beck阿隆.贝克发展出来) 八、 沟通分析谘商法(transactional analysis简称TA1950年代伯尼Eric Berne所创) 九、行为谘商法(创始者华生,经由巴夫洛夫、桑代克、史金纳开拓更为周延): 十、现实治疗法(William Glasser 威廉.葛拉瑟) 十一、女性主义治疗: 十二、家庭系统治疗 自我身心照顾-关爱自己由疼惜自己做起 一、规律的生活 二、饮食文化 三、提升承担挫折能力:情绪 哀伤辅导原则 一、悲伤辅导的原则(友好、关怀、同理、尊重、协助原则-刘作揖) 「悲伤辅导」服务型态常可划分为,专业人员提供的悲伤服务、志工人员提供的悲伤服务、丧亲家属之互助性悲伤服务。若以服务机构昨为划分基础,则有:医院附设模式、安宁疗护模式、小区模式。 悲伤辅导的工作方法有:个人、家庭、团体三种主要型态,提供支持的方式为心理辅导、心理治疗、精神治疗、宗教服务、社会服务等方式。但不管是专业性心理谘商与或是友谊性交流,其原则如下: 1、主动接触丧亲家属: 接触包含了身体层面的接触,如适当时机给予拥抱的支持,此外,亦指主动对丧亲家属的联系。因丧亲家属常有自社会活动退缩的情形,主动联系是提供协助的开始。 2、建立以个案为主的助人关系: 助人关系的特质包括安全与信任,其前提是高度的同理心与助人的慈悲心。「同理心」让协助者敏锐地体察与感受丧亲者的悲伤,「慈悲心」则让协助者与被协助者间更接近灵性生活的轨迹。经由慈悲,助人者与被助者间会增添处理情感的成熟度,并从失落中领悟更多的意义。 3、增加失落的实感: 让丧亲家属安全地谈论死者,是增加失落现实感的良好方法。丧葬仪式的举行,以及各种追悼纪念活动,亦有异曲同工之妙。 4、协助丧亲者表达与处理情绪: 让丧亲者表达与处理情绪的重要性是不容置疑的,尤其当丧亲者具有隐藏的愤怒、罪恶与焦虑、恐惧等感受时,皆应积极协助表达与处理。谘商员不应只鼓励激烈情绪的表达;情绪对象的确定、失落内涵的觉察,与辨别各种次级失落,都是悲伤辅导的重要历程。 5、阐明正常的悲伤行为: 许多丧亲者会被自己无法控制的悲伤情绪吓到,让丧亲家属了解也的悲伤是正常反应,可以降低不必要的焦虑与恐慌。 6、协助丧亲者发现资源及克服生活适应过程中的障碍: 丧亲者的潜在资源往往比他自己觉知的还要多,有时可能限于个案对资源讯息获得的不足,或导因于沟通模式的困难。消除这些障碍,往往有助于其生活适应。 7、面对丧亲者灵性或宗教层面的课题: 有愈来愈多的悲伤辅导理论,谈到丧亲者的灵性需求课题。因为失落亲人的悲伤,常会冲击个人的生命信念与瓦解对世界的假设,并使丧亲者直接连想到自我的死亡。当丧亲者从失落中体会意义并重新建立对生命的信念时,常能帮助自己走出悲伤。 8、评估丧亲的高危险群并能及时予以转介(危机处遇减压艺术模式): 当察觉丧亲家属可能具有复杂性悲伤发展倾向,或主客观因素让自己无法胜任协助者角色时,实时的转介是避免双方同时受苦,以及治疗被延误的要素。了解及接受自我的局限,是作为一位专业助人者的基本条件。 二、悲伤辅导的方法与技术 悲伤辅导,没有一定的程序,也没有一定的方法与技术,所谓「运用得妙,全在人心」,专业人员只要能斟酌个别情况,随机因应即可-刘作揖<<生死学概论>>。 (一)见面、寒暄、交谈: 专业人员为实施悲伤辅导,首先,必需与失落的悲伤者,见面、寒暄、交谈,而后才能进 入情况,这是最重要的第一关卡,不能通过,即无法展开心理的辅导工作。 (二)倾听失落者的情感反映: 当失落的悲伤者,与专业人员熟悉:自然会主动流露情感反映,告知自己在这段失落期间的心理感受,对死亡的态度,甚至还会情不自禁的抱怨或哭泣,遇此情况,专业人员祇能倾听、接纳或支持,不能批评其是非,或表示自己的看法,当失落者将不满或怨恨的情绪发泄完毕后,专业人员才能趁机予以开导,并协助其摆脱悲伤的阴影。 (三)引导失落者看淡生死: 失落者在遭遇不幸的际遇,面临生命即将终结的阶段,最怕的是死亡,最不敢面对的也是死亡;死亡的恐惧、死亡的阴影、死亡的惨状,一直缠绕在失落者的脑海,令失落者夜难成眠、日难心安,终日忧愁满面,担心末日的来临,对于如此不能看开人生的失落者,专业人员必须费心帮助失落者了解人生终难免一死的事实,引导其看淡生死,勇于面对自己未来的死亡。 (四)协助失落者从丧亲的阴影中活下来: 丧亲的失落,是最令人心痛的,很多人祇因

文档评论(0)

yxud48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