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窦娥冤(一)概要1
; 鲁迅说:“悲剧就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车尔尼雪夫斯基说:“悲剧是人的伟大的痛苦,或者是伟大人物的灭亡。”
恩格斯说,悲剧是“历史的必然要求和这个要求的实际上不可能实现之间的悲剧性的冲突”。 ;元杂剧常识;元杂剧具有完整、严密的结构体制。; 折,首先是剧本情节的一个自然段落,可以是一场(一个固定场景)戏,也可以包含多个场次;另外又是剧曲音乐组织的一个单元,每折由一个有严格程序的套数构成。;2.曲词是杂剧的歌唱部分,由正末或正旦演唱,主要用以展示人物心理,抒发感情,有时也用来交代剧情,具有抒情兼叙事的双重功能。因为这种曲词采用的是曲牌体,即由一个个固定的曲调连缀的组歌,而且在剧中占有主导的地位,所以往往以此指代元杂剧,称之为曲、北曲、元曲等。;3.元杂剧每本四折演唱四套宫调不同的曲子。这四套曲子由一个演员主场。扮演男角的叫正末,正末主唱的成为末本;扮演女角的叫正旦,正旦主唱的称为旦本。
一些次要的男女角色被称为外末、冲末、外旦等,反面角色中男的叫净或副净,女的叫搽旦。他们往往只起配角的作用,偶尔也唱一二支小令,从来不唱整套曲子。至于孤、孛老、卜儿、徕儿等本是市井语中对官员、老翁、老妇、儿童的通称,后来也成为角色的名目。;4.宾白在后世的戏曲中也叫道白或说白,前人对元杂剧的宾白大致有两种解释:徐渭《南词叙录 》:“唱为主,白为宾,故曰宾白,言其明白易晓也。”单宇《菊坡丛话》:“北曲中有全宾全白。两人对说曰宾,一人自说曰白。”前一说有字义学根据,较为正确。宾白是除曲词外演员说的话,包括人物的对白和独白,由白话和部分韵语组成,又称文白和散文白。对白与话剧的对话相似,独白兼有叙述的性质,在情节的发展和人物的塑造上起着重要的作用。;5.元杂剧的表演“唱念做打”俱全。科范就是做与打的做工表演,一般简称“科”,在南戏中则称做“介”,或通称“科介”。元剧中的科,除了动作表演,还有其他两种指义:一是规定某种特殊的感情表演,如“做忖科”,即做沉思的样子,“做哭科”“做笑科”,就是要求进行哭或笑的情感表演;而是指某种特定的舞台音响效果,如《汉宫秋》中的“内做雁叫科”、《窦娥冤》中的“内做风科”,就是要求后台根据剧情制造出雁叫或刮风的音响效果。;你发现窦娥有哪些美的地方?她的哪些地方震撼了你的心灵? ;窦娥“冤”从何来?造成窦娥悲剧命运的原因何在? ; 《窦娥冤》取材于元代的现实生活。这个时期政治黑暗,吏治腐朽。如至元三十一年,一个月仅京师一地就发现犯罪官吏300人;大德七年罢免赃污官吏1847人,审理冤狱5176件。; 元代奸佞横行,年青寡妇朱小兰被诬告处斩。关汉卿以朱小兰冤情为素材写下《窦娥冤》。正义之举得到元大都名歌伎朱帘秀的支持,朱帘秀毅然出演《窦娥冤》。演出引起强烈反响,激怒皇帝宠臣阿合马,阿合马强令修改剧本。
关汉卿、朱帘秀明知不改戏文必招大祸,但宁死不屈,毅然拒绝。阿合马将关汉卿、朱帘秀押入死牢。;窦娥临刑前发下三桩誓愿,并且这三桩誓愿都实现了(第四折里交代大旱三年),你怎样看待这样的超现实情节?;当初窦娥对天地指斥,可是最后“三桩誓愿” 还是靠天地实现。“斥天”与“靠天”的矛盾说明了什么?;;根据关汉卿的《窦娥冤》改编的戏曲作品有不少。??面是程砚秋改编的京剧《六月雪》的主要剧情(有两种结尾),试和原作进行比较,说说你认为哪一种好,并谈谈理由。
秀才蔡昌宗进京赶考,佣户张氏之子驴儿随往。驴儿垂涎蔡昌宗之妻窦娥,途中将蔡昌宗推入河中,回家假说昌宗失足落水而死。蔡母悲痛成病,想吃羊肚汤,驴儿又在汤内暗放毒药,不想被驴儿的母亲吃下,当即身亡。驴儿于是诬告说蔡母杀害了他母亲,县官动用严刑逼供。窦娥不忍婆婆受苦,挺身含冤代罪,被判斩刑。行刑正值六月,忽然天降大雪,县官惊恐异常。窦娥的父亲窦天章,时任八府巡按,前来楚州巡查,解救了窦娥,同时,蔡昌宗也没有死,窦娥一家团圆。(另一种结尾是:窦天章来楚州一带巡查时,乡民替窦娥喊冤,于是将张驴儿抓获。但当他赶去搭救窦娥时,窦娥已屈死于刑刀之下。);以“大团圆”结尾的《六月雪》,窦娥的父亲窦天章及时赶到,将她解救,窦娥夫妻、父女团圆;以窦娥被斩结尾的《六月雪》,乡民为窦娥喊冤,窦天章抓获张驴儿,却没来得及搭救窦娥,窦娥屈死。《六月雪》的两种结尾,窦娥的冤屈都很快被查明,没有了窦娥鬼魂伸冤报仇的情节,都没有充分体现出原作中窦娥强烈的斗争精神。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