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藏文化对话发展中的羌族释比文化.docVIP

羌藏文化对话发展中的羌族释比文化.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羌藏文化对话发展中的羌族释比文化

羌藏文化对话发展中的羌族释比文化提要:羌族文化与藏族文化互相采取了对话方式而共享共生。在对话语境中,羌族释比以本文化核心信仰与信仰的表达方式为原话语,把认同藏传佛教与本教文化中相似部分作为共享平台,在对话中显示与发展了羌族文化的价值与归约,也成就了羌藏文化和平、和谐、共处、共生、共同发展的历史 关键词:羌族 释比文化 藏族文化 在各个民族文化对话中,宗教是其文化的最核心的,它们基本上由西藏传入 [2]74。克劳福德“1、一个象征体系;2、其目的是建立人类强有力的、普遍的、恒久的情绪与动机;3、其建立方式是系统阐述关于一般存在秩序的观念;4、给予这些观念披上实在性的外衣;5、使得这些情绪和动机仿佛具有独特的真实性。”[1]105 一、藏族佛教、本教与羌族宗教 (一)与羌族相邻的藏传佛教概况 羌族聚居地的茂县以北和以西是以藏族为主的松潘,黑水。理县是藏羌民族共居一县。汶川的卧龙、绵是羌族藏族共居。北川的西部北部是藏羌民族。总体说来,羌族处于汉藏之间 藏族的宗教文化主要是藏传佛教和本教。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藏传佛教中有着宁玛派、萨迦派、噶举派,觉囊派、格鲁派,它们基本上由西藏传入。阿坝州的藏传佛教大体经历了三个兴盛发展期。这个时期藏族宗教对于羌族的部分土司有较大影响。笔者在调查中了解到土司都要念经,土司官寨里修有转经堂。如赤布苏的曲谷羌族大头人王泰昌家,陇木土司,木托土司官寨也有念经堂室 (二)本教与羌族宗教 本教也称为苯波教,本教经典共分“九乘”即九部。“乘”指佛教之人修行的工具,比如船一类,这是认同与接受佛教影响而形成的。本教的“因乘”四部与羌族的释比宗教较为接近。比如在羌族释比中有占卜经典与仪式;有颂赞与祈求神灵的羌语称为“国若”、“刮巴尔”的经典与仪式;有讲解死法即丧葬,驱邪的经典与仪式。从历史与现实的调查看,本教与藏传佛教对于羌族地区的影响远比汉族的道教,佛教,儒教的影响少 二、核心信仰的交流与对话:“自然神”与“佛”的各自光耀 藏传佛教与本教有着自身的信仰,有着阐释自己信仰的教义。《宗教简史》中解释“佛教”说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找到“初转法轮”与“佛、法、僧”三宝,由此被称为“佛陀”,简称:“佛”。意为:觉者、知者、智者。[5]251 羌族人民每年作国若,刮巴尔(还天愿),一个寨子的人都汇集到神树林里,烧起火堆,会手牵牛羊,释比敲鼓念诵经典“措学”解秽,解罪。由此,羌族人的国若、刮巴尔就是解罪的最好的方式。羌族的神灵信仰,核心是自然之道,人是自然之子,不会离开自然之道而去“轮回”,或者修炼永恒的“涅”。羌族释比在对话中,固守了本民族的核心信仰,核心是自然之道,由此保持了释比宗教文化的自身发展 三、信仰表达方式对话的不同归约:恪守与认同 “藏人修寺,穿红衣;汉人修庙,穿青衣;羌人纳萨敬白石,穿白衣。”道出了羌藏汉三个民族在各自宗教信仰表达方式上的某种特征。羌族没有庙宇与神像,而汉族和藏族却又众多的寺院庙宇。特别是藏族辉煌的寺院,彰显着佛法天国的佛性招引。这种表达方式在羌族释比看来,匪夷所思,这不是人生最好的、终极的路径。羌族的神也不喜好这种表达 (一)羌族神灵核心祭祀台 ――“纳萨神台” 纳萨就是为作为信仰的表达方式。羌族人没有为自己的信仰的神灵塑像建庙。这不是羌族人的建筑文化滞后或者原始所致。但是羌族人始终不塑神像,不为神修庙宇,其观念是:“神”在自然万物中,任何的广宇巨庙、高堂寺院都不能容纳于中。万物为神,万物为寺院神庙。由此,羌族人不修寺庙是本文化中自然为尊,自然为神的终极选择 (二)从表达信仰的主体 ――人的宗教角色看,羌族释比文化中,释比是神灵的助手 释比是师徒制,3―5年学成,是半神半人。释比可以结婚生产,荤素都吃。羌族释比是自然的人与宗教(巫师)的人共同角色的承载体。他们可以凭借通天树自由来往天地,通过鼓声可以交通神灵,通过巫舞以呼天风电雨,交感巫术可以穿越现实与超现实,接触巫术可以让人与万物互渗。由此巫师有着非常崇高的地位。美国哈佛大学人类学系主任张光直说,中国夏商周三代帝王均是大巫师。 [11]32巫师在人类侧重现实这一方面发展,成为深度关注现实世界,改变现实世界的宗教角色。释比是朴素的“人本 ”文化,而非神本,佛本文化 (三)羌族释比以自身的信仰表述方式为本民族和藏族民众、土司服务 表现一:释比为汶川绵瓦寺土司管辖藏族寨子罗汤寨、克哟寨时服务。其标志性的事件是在清朝时期,每年的迎春春官会,县衙门要请 24寨的羌族释比击鼓到衙门大堂跳鼓祀神祈福。表现二:释比为“其俗信佛,每年遣僧入藏 ”的汶川的藏族瓦寺土司服务[12]。汶川羌锋课若寨王治国释比说师傅带着他到过土司官寨,并按照羌族的规矩作了三天两夜的击敲羊皮鼓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