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霍桑代表作《红字》的主题.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解读霍桑代表作《红字》的主题

解读霍桑代表作《红字》的主题摘要:小说《红字》自发表以来就备受关注,人们对它的中心主旨众说纷纭。在中国,学者们多注重对清教主义的批判以及对人间真爱的颂扬。笔者基于小说原文,联系作者霍桑的基督教思想,认为此小说的中心主旨应是人性的罪恶与耶稣基督的救赎,并以女主人公海丝特 关键词:主题;罪;救赎;海丝特 中图分类号: I1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297(XX年轻妇女海丝特A,被政教合一的市镇当局示众,遭到全镇人的侮辱和唾骂。小说接着叙述她犯下通奸罪的一些客观原因,主要是她的婚姻不幸。海丝特出身没落世家,父母贫穷而正直,在她还不谙世事时就由父母包办嫁给了年老力衰、身体畸形、心理隐晦的老人罗杰 正是由于这些特殊原因,有的评论家认为,“她和她的情人没有犯罪……不应该受到惩罚”。诚然,海丝特依从内心真实的情感,追求脱离习俗羁绊的个体自由,坚信自已与丁梅斯代尔的结合是出于内心真挚的激情;此后,她独自担当羞辱、拒不供出情人,并含辛茹苦地养育女儿,印证了她对爱情的坚贞不渝和对生命的强烈责任心。这一切使她有理由相信她的所作所为“其本身是一种神圣的贡献”,虽然她违背了教会的律令 然而,通观整个故事,我们却看到,海丝特“在大多数情况下对她所做的事是有着尖锐的羞耻感的”。同样,霍桑的清教观念使他对海丝特怀着“内心隐秘的同情和尊重”的同时,仍“不否认海丝特的通奸是错误的”。从《圣经》中我们知道,上帝耶和华神是公义的,他“万不以有罪的为无罪,必追讨他的罪”。“你行淫乱岂是小事”?摩西十诫中的第七诫规定:不可奸淫。“与邻舍之妻行淫的,奸夫淫妇都必治死”。因而,这也难怪乎镇上清教徒们会说:“论罪,她是该处死的” 但是,尽管海丝特顺从地戴上了红字,默默地忍受着镇上人们的谩骂与嘲讽,她的顺从只是表面的顺从,并没有真正的认罪悔改。在邢台上,她佩戴着“绣得妙不可言”的金边红字,“虽然面孔红得发烧,却露出高傲的微笑,用毫无愧色的目光环视着她的同镇居民和街坊邻里”。出狱之后,她“原可以自由地回到她的出生地或任何其它欧洲国家……改头换面……从新开始”,但她却选择了在远离居民区的一间小茅屋里住了下来,因为在这里“居住着一个人”,使她滞留了下来,她相信“他俩已结成一体,并将共同来到末日审判的席位前凭栏而立,在那里举行神圣的婚礼” 此后,她多做善事,在镇上艰苦生活。海丝特身戴红字,与女儿珠儿――“被赋予了生命的红字”――形影不离,相依为命,忍受着镇上人们形形色色的侮辱,并以善待恶,倾己之力帮助别人。但她如此忍耐并不能说明她已真实悔改,而只是想通过苦行和善行来弥补自己的过错,填补心灵上的亏缺。海丝特认为她必须“靠这种难言的痛苦才能最好地完成自己赎罪的苦行”。她以为“逐日受到的耻辱的折磨最终会荡涤她的灵魂,并产生出比她失去的那个还要神圣的另一个纯洁”。七年来,海丝特靠着自己的努力不断行善,救济一些实际上并不比她生活艰辛的人们,甚至默默忍受着他们忘恩负义的羞辱;小镇瘟疫流行和每逢灾难时,她挺身而出,尽心尽责,勤奋忘我地工作。正因为有了这些好行为,镇上的人们对她大为改观,另眼相看。“普通百姓已经差不多彻底原谅了海丝特……而是当成……许多善行的象征”,那“字母闪着非凡的光辉”,有了“修女胸前的红十字的效果”,并且转而成为“能干”的标志。然而,从《圣经11章18节我们得知,“恶人经营,得虚浮的工价”。没有真正认罪悔改的海丝特终究没能得到邻里的真心赞许。霍桑在小说中写道,“难道在七年漫长的岁月中,在红字的折磨下备受痛苦,还悟不出一些忏悔之意吗”?转眼来到七年后庆祝新总督选举的那一天,“和通常一样,凡是海丝特所站之处,周围就会形成一小块空地”。并且,除了镇上的居民外,有许多从附近乡下来的人,水手们,连同印第安人,都“斜睨着海丝特的胸前”,叫她感到“自从第一天佩戴它以来,此时最为痛苦地感到它在烫烧着她的胸膜”。靠着自己的苦修行善,海丝特没能脱离罪恶。在森林里,当丁梅斯代尔问她说,“你得到平静了吗?她凄楚地笑了笑,垂下眼睛看着自己胸前”。她曾经向恋人提出了私奔计划,永远离开小镇,以图彻底丢掉红字。霍桑以为,正是在这一时刻,她所犯下的悖逆顽梗之罪达到了顶峰,正如书中所述:“这是生命赋予他们的最阴郁的时刻……而且在他们的不知不觉之中越走越黑暗”。这正印证了《圣经“有一条路,人以为正,至终成为死亡之路。” 那么,海丝特4章12节告诉我们,“除他以外,别无拯救。因为在天下人间,没有赐下别的名,我们可以靠着得救。”唯靠耶稣基督恩待她,感动她,认罪悔改,才能脱离罪恶,成为义者,靠着自己的行为是断不能称义的。《圣经》说,“律法本是叫人知罪”。唯有靠着耶稣基督才能脱离罪恶的捆绑。正如丁梅斯代尔认罪归回上帝时所说的,“诱惑者(魔鬼)啊!你的权力如今已不象以前了!有了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