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徐锁平老师讲座稿-江苏省金坛市河头小学校园网
综合实践活动中的教师指导策略
金坛市河头小学 徐锁平
时间:2010年5月15日星期六上午
地点:金坛市教师研训中心四楼
一、综合实践活动到底是一门怎样的课程
(一)综合实践活动是由国家制定、地方管理、校本实施的全新课程
简单来说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它基于学生的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实际,体现对知识的综合应用的实践性课程。它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等领域,并渗透信息技术教育。
1.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种经验性课程;2.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种实践性课程;3.综合实践活动是一种面向学生生活领域延伸的综合性课程。
活动是其载体;综合是其构造;实践是其内核。
教师要对学生的活动加以有效指导。在指导内容上,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导在根本上是创设学生发现问题的情境,引导学生从问题情境中选择适合自己的探究课题,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和探究方式。在指导方式上,综合实践活动倡导团体指导与协同教学。不能把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导权只赋予某一学科的教师、或班主任、或专门从事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的教师,而应通过有效的方式将所有教师的智慧集中起来,对综合实践活动进行协同指导。
总之,教师既不能要“教”综合实践活动,也不能推卸指导的责任、放任学生,而应把自己的有效指导与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主动实践有机结合起来。
例1:一位语文教学,在指导学生研究《春天的花卉》时是这样指导的。她先让学生说说在生活中认识的花,让学生展示一下从电脑中下载各式花卉图片,诵读搜集的描写花卉的诗篇,背诵所学的描写花卉古诗等。最后来了个知识竞赛,各国的国花、中国的名花、各地的市花等。
课堂中热闹非凡,有活动、有综合,似乎也有实践。但,这只能称作为语文综合性学习。为什么呢?因为学生没有提出自己的问题,没有围绕某一主题进行研究,没有实践,没有深度体验和自己的感受、思考、发现、建议等。
(二)综合实践活动是最具有挑战性的课程
1、对传统课堂教学内容的挑战
有人戏称综合实践活动是“三无产品”,无教材、无教参、无专任教师。 的确,要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首先要实行三个转变:由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由以课本为中心转变为以主题为中心;由以课堂为中心转变为以实际经验为中心。这是对原有课堂的一种颠覆和重构。
2、对传统教师素质能力的挑战
综合实践活动存在一种怪现象,就是学生爱上,教师怕上。教师总有一种不适应感,感觉是“斗大的馒头,无处下口”。
这是因为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全新的课程,没有现成的模式可套,现成的教材可教,现成的路子可走,需要先行者和探路人。指导教师更需要具备课程开发、有效指导、活动反思、科学研究、管理协调、交流沟通、规划设计、信息处理等能力。从某一方面讲,它更能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全面发展。
学生的学习方式进行了变革,从原有的知识接受向实践学习转移。
知识接受:关于世界—物性—对象化—科学方法—科学逻辑—假定意义
实践学习:进入世界—人性—自我感—思维品质—认知规律—个人意义
学生的活动形式探究、实验、调查、考察、服务、社会宣传、公益劳动、设计与制作、技术实践与劳动实践、信息实践、总结与交流、展示与答辩、汇报与表演等。
(1)综合实践活动的核心教育价值观尚未在实践层面变成自觉的教育行为和学校行为;
(2)综合实践活动应该成为人才培养之必需,并进入办学理念。
例3:有的学校利用综合实践活动平台,将学校传统文体项目进行重新规划,推出学校特色。如我们学校的读书节,就利用地处金坛市经济开发区的地理优势,与区域内的各企业携手共办读书节,引导学生走出校门,“行万里路,读万卷书”,丰富和拓展读书节的内涵和外延。通过这次参观采访等活动,丰富了学生的人生阅历,打开了通向社会人生的另一扇大门。在实践中体验和感受生活和社会变化,发展和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我校先后与万和奥特莱斯购物公园万和、华阳科技、华泰电器合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形成了学校的特色。(图片)
4、对传统教育管理模式的挑战
如何对综合实践活动指导教师客观公正评价;如何选配综合实践活动指导教师;如何
中国传统的教育,往往是为着考试而教的。忽略了学生作为一个有丰富生命内涵的人。教师的指导方式和指导行为存在一系列问题:偏重活动形式,忽略活动方法的指导;偏重学生活动方案,忽略教师指导方案;偏重活动过程与阶段的落实,忽略活动过程中的具体细节和活动的具体落实程度。
1、学科化倾向、随意性倾向、表层化体验倾向;
2、学生深度参与不够、深度体验不够、全员全程参与不够,实践方法规范不够;
3、能力发展目标的分级、分层不明确。
教师要千方百计地激励学生进行深度体验。活动时间要充分,保持一定的时间跨度,保持一定的持续性。活动过程要深入:1、真正经历实践的过程,不能“纸上谈兵”,满足于可展示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Unit 6 Rain or Shine (第3课时) 课件人教版(2024)英语七年级下册.pptx VIP
- 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沉管隧道混凝土质量控制措施.pdf
- 2025年中考数学复习热搜题速递之尺规作图(2024年7月).docx
- 股市风险预警机制-深度研究.pptx
- 政策解读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PPT.pptx VIP
- 5.0MPa路面抗折混凝土配合比.docx VIP
- 17J927-1 车库建筑构造(OCR).pdf VIP
- XX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艾滋病HIV筛查实验室管理手册_精品.doc
- 2025年春季小学学校德育工作计划(1975字).docx VIP
- 渤海水泥厂包装车间除尘系统设计.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