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师长们故事(连载一).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北大师长们故事(连载一)

北大师长们故事(连载一)XX年代,我有幸考上北京大学历史系,虽然两年后就遭遇了文革这场浩劫,众多师长们的风采还是令我终生难忘 原来我以为,大学里的老师都是教授,一个个都是才高八斗,学富五车,而且都西服革履,道貌岸然。出乎意料,北大的师长们绝大部分都很朴实,一身中山服,态度平易近人,和蔼可亲。在那个年代显得比较“各色”的,西服领带,衣冠楚楚,一副大家学者风范的,寥若晨星 无论什么装束的老师,都会透出不同程度的学者气质,都有着不同凡响的故事 依然讲“猴变人”的孙淼 给我们上课的第一位教师是孙淼老师,这是一个相当朴实的中年汉子。他1960年北京大学历史系毕业,司职于该系中国古代史教研室。中华文明的起源、先秦史是他的专业特长和研究方向。远古时代、中国猿人是他的课,也许是这段历史本身缺乏感性魅力,也许是他的课讲得相对平淡,也许是我的专业思想还不那么牢固,也许是“猴变人”听过好几遍了,总之,让我感到索然无味。那些什么旧石器、新石器、陶器、铜器、铁器等等,虽然都是专业必修课,可我这样对此不太感兴趣的学生,听起来实在打不起精神 后来,系里组织我们去周口店北京猿人展览馆参观,倒是给大家留下了比较深刻的印记。当时同去的还有考古专业的老师,讲了贾兰坡等我国著名的考古学家发掘周口店北京猿人的来龙去脉,以及北京猿人头盖骨如今仍然不知去向的历史之谜,让我们听得全神贯注,而且激发了大家学习历史的兴致 孙淼后来研究成果多多,因此担任了中国老教授协会社会科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夏商周断代工程评审专家等等学术研究机构的职务 XX年国庆长假期间,我们64级历史系学生为纪念入学40周年,到系里集中与当年的任课老师座谈时,白发苍苍的孙淼老师也参加了。当同学们谈起他第一个给我们讲专业课还是“猴变人”时,他开心地笑了 “道路以目”的张传玺 张传玺老师给我们留下的印象比较深。他讲的也是中国古代史先秦史这一段。张为人谦和,幽默风趣,丝毫没有架子。他讲到西周周厉王暴虐,老百姓民不堪命,闲话蜂起,怨声载道,周厉王变本加厉,实行“敢言者杀无赦”的暴政,找来一个卫巫,让他“监谤者,以告,则杀之”,致使一国之内熟人相见,也不敢交谈,只能“道路以目”。讲到这里,他还学着当时的情景,在讲台上表演起来,逗得大家乐个不停 他是山东日照人,曾在山东大学中文系及历史系学习,1956年考到北京大学历史系攻读副博士研究生,师从著名历史学家、北大副校长、史系主任翦伯赞,主攻秦汉史。以后就留在北大历史系任教,并成为翦伯赞的助手 1958年到1959年,他曾参加全国少数民族社会调查,并担任云南潞西县遮放区傣族调查组组长和武定、禄县彝族调查组组长。讲课时,他曾给我们谈到他们当时调查的情况:不少少数民族还是过着非常原始的生活,实行的还是刀耕火种的生产方式。还谈到国内历史学家们对要不要保留这些少数民族的原始生活方式,观点不一样。一派认为,为了便于研究,应当使这些少数民族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继续保持现状,否则就会给古代史的研究带来无法挽回的损失;一派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不能人为地阻挡,不能为了少数专家的研究,就让那么多的少数民族依然生活在几千年前的极端落后状态中,那样,太不符合马列主义的人道主义了。大概是他阅历比较丰富,又有深厚的专业功底,所以他讲课非常放松,广证博引,妙语连珠,深入浅出,生动活泼,听他讲课的确是一种享受 文革开始后,由于他是翦伯赞的助手,也是没完没了地写检查。好在他早年参加革命队伍,没有什么历史问题。后来他一度被放到我们中国史班参加文革活动,大家在一起无话不谈,相交甚深。有一段时间,工人、解放军宣传队让我们给他们提意见,我们经过认真讨论,毫不客气地指出:关键是一定要相信群众,尊重知识,尊重知识分子,并以此为主题,联名写成一篇东西,得到了张老师的认可,称道我们一针见血,击中要害 再见面就是1998年5月北大百年校庆了,我们到人民大会堂参加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的庆祝北京大学成立100周年盛典大会,与张传玺老师邂逅相遇,相谈甚欢,抚今追昔,感慨万端,并合影留念。历史系的纪念大会,我们又相聚在古色古香的院落中,中国史专业的同学们都争相与他合影 后来得知,文革后,张传玺老师做的头一件大事就是为翦伯赞平反。1978年,北大当局还要宣布学校关于翦伯赞的审查结论――仍然是“四人帮”时期做的结论,听说这个消息的翌日晚,张传玺去找北大主管落实政策的党委副书记,想阐明自己的观点,不想却碰了钉子,这位副书记翻出翦伯赞的档案材料,称此结论是白纸黑字,铁证如山。张老师在极度失望之后,下决心把这件事做到底。他联合了其他7名教师,又起草了给校党委的一封信,然后在一位老教授的率先支持下,找了其他人一一签名,又送到那个副书记手中。然而,一个星期之后,“八人上书”杳无音讯。张老师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